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祭品作为国家祭祀活动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符号体现,在祭祀活动中具有典型的象征意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子举(举,平时的盛馔)以大牢(牛羊猪齐全的太牢),祀(祀,大祭)以会(三份太牢);诸侯举以特牛(特牛,一头牛),祀以太牢;卿举以少牢(仅有一羊一猪),祀以特牛;大夫举以特牲(特牲,一头猪),祀以少牢;士食鱼炙,祀以特牲;庶人食菜,祀以鱼。上下有序,则民不慢。

——据《国语·楚语下》

材料二   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后,创立元朝太庙制度。中统元年(1260年)始用中原礼制,在中书省祭祀祖宗神位。在太庙礼制创建过程中,较引人注目的是改造三牲。至元七年十月,“敕来年太庙牲牢,勿用豢豕(喂养的猪),以野豕代之”;至元八年九月,“敕今岁享太庙毋用牲牛”。至元十三年九月,“享于太庙,常馔外,益野豕、鹿、羊(很可能是捕获的黄羊)、蒲萄酒”。大德二年(1298)正月,特祭太庙,用马一,牛一,羊、鹿、野豕、天鹅各七。此太庙牲品基本固定用马、牛、羊、野豕、鹿五牲。

——摘编自马晓林《元朝太庙祭祀中的“国礼”因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祭祀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元朝太庙祭祀活动,请结合两则材料及所学知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的释元朝太庙祭祀活动的信息。
2023-02-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一)历史试题(A卷)
2 . 分封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政治制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春秋时期在政治上基本继承了西周分封体制。但同时也应看到,周天子对分封制体制已失去完全的控制权,再加之分封过程已基本终止,因此分封制实际上已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中。分封制作为一种即将过时的旧制度,已开始解体的过程,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则在孕育滋生的过程中。

——摘编自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

材料二 西周的分封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虽说汉初封建的基础仍然是郡县制,但在理论上各诸侯王与皇帝一样,都是“有土之爵”,因而他们有自行任命官员及收取人头税与田租的两大特权。“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收夺了各王国的支郡,使每个王国仅有一郡之地,并取消了诸侯王享有的前文提及的两大特权,使王国的地位等同汉郡,诸侯王只衣食租税而已。此后,封建已名存实亡,郡与国并称,作为汉代的第一级行政区划。

——摘编自李晓杰《九州郡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时期分封制名存实亡的原因,并指出“另一种即将取而代之的新制度”出现的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汉初分封制的主要特点和汉景帝后分封制发生的变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