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3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是唐朝部分官职的职能情况。这种职能分工(     
尚书令一员,正二品。武德中(唐高祖年间),太宗为之,自是阙而不置。令总领百官,仪刑端揆。
左右仆射各一员,从二品。掌统理六官,纲纪庶务,以贰令之职。自不置令,仆射总判省事。
门下侍中二员。武德定令为正三品,大历二年(767年),升为正二品。凡军国之务,与中书令参而总焉,坐而论之,举而行之,此其大较也。
中书令二员。武德八年,太宗加中书令。本正三品,大历二年升为正二品。掌军国之政令,缉熙帝载,统和天人。盖佐天子而执大政也。
A.保障了中央决策合理化B.有利于强化专制皇权
C.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D.旨在制约皇权的滥用
2023-10-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名校阶段检测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唐宋科举考试中,在礼部贡院南门标示出需要回避的亲族名单,名单上记录的士子不再与一般士子一同参与由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而是参加由吏部考功员外郎单独为其主持的考试,称为“别头试”。这(     
A.否定了世家大族的特权B.提高了参加科考的门槛
C.确立了科举考试的权威D.凸显了人才选拔的公正
2023-08-29更新 | 1417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九品中正制之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三公中的司徒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司徒任命。在一般情况下,州郡的大小中正官是由司徒举荐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有时,司徒或吏部尚书还直接兼任州的大中正官。据此可知(     
A.门阀士族势力较为强大B.君主的权力受到削弱
C.中央选举权利得到加强D.社会阶层流动性加强
2023-04-27更新 | 1476次组卷 | 16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研读下表,导致表格所涉时段物价急剧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公元

纪年

概况

7~23年

王莽居摄二年至天风元年

行大钱及宝货制,朝令夕改,繁琐难用。

190年

东汉献帝初平元年

董卓铸劣质小钱,米价高达数十万钱。

454~478年

刘宋孝武帝孝建四年至废帝永光元年

铸孝建四铢,减重40%,官民竞铸恶钱,永光铸二铢、斗米万钱,币制混乱。

523~557年

肖梁武帝晓年至梁末(普通四年)

侯景之乱,国库空,行铁钱,交易者以车我钱,论贯用,不计数。

550~577年

北齐诸帝

溢发低质合金钱,还用生铁块为币,物价狂涨。

758~763年

唐肃宗乾元元年至代宗初

铸大钱、史思明发军用货币,米涨六七百信,代宗初战事平息,收缩通货。

A.战乱频繁B.权臣乱政C.朝令夕改D.货币发行
2023-02-2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太宗生性多疑猜忌,即位之后,将宋太祖防微杜渐的制度设计推向极端,事必亲躬,大权独揽;虽当时提倡文治,士大夫的地位有所提高,但士大夫的精神意志并未随之高涨。这种现象导致宋代(     
A.庆历新政最终失败B.官场因循之风盛行
C.积贫积弱由此形成D.程朱理学应运而生
6 . 东汉后期郡归并于州,扩大地方自主权以加强中央控制能力,结果却造就了地方实力派割据的制度基础;唐朝实施节度使制度,将数州之资源悉归于节度使调控以应对边疆安全问题,但始料未及的是外重内轻的局面也由此形成。东汉、唐朝地方制度的调整与改革表明(     
A.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之间存在矛盾B.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无法并存
C.脱离国家治理实际的改革必然失败D.地方制度调整须关注国防安全
7 . 《汉书·吴王刘濞传》中记载,吴王为吸引更多百姓来吴国,常替应服徭役人员出钱,以免除其徭役;或对其治下之民进行财物金钱的赏赐,改善百姓生活;甚至于盗贼流寇逃到吴国也能被吴王收容。据此可知,汉初(     
A.忽视户籍制度建设B.中央集权受到挑战
C.诸侯国君注重民生D.百姓赋税负担沉重
8 . “庆历新政”是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的一次实践。宋仁宗开始大力支持,但后来转变了态度,最终庆历新政夭折。宋仁宗转变态度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广大官僚反对,二是忌讳朋党影响其专制统治。据此可知(     
A.统治者决策决定了改革成败B.改革加剧北宋积贫积弱程度
C.官僚意见不统一制约了改革D.改革失败因其制度层面缺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北宋立国之初规定隐匿工商异类、僧道归俗之徒不能参加科举考试;到了淳化年间,宋太宗下诏允许工商子弟中的有才之人参加科考。这一变动(     
A.提升了商人的经济地位B.确立了科举选官的标准
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固化D.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表展示了唐宋时期“士”的转型,这些变化(     
唐代北宋南宋
精英的身份属性门阀学者——官员文人
社会成分世家大族文官家族地方精英
A.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
C.推动科举制更加严密D.表明社会风气更开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