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唐代宰相中科举出身者的比例

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A.影响了唐朝的政治生态
B.捍卫了宰相控制仕途局面
C.利于提高官员道德素养
D.推动官员的选拔走向公平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监察制度是中央集权体制下的一项重要内容,下表是有关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相关记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秦汉时期的监察官吏地位很高
B.秦汉时期的监察防止了宰相的独大
C.秦汉时期的监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D.秦汉时期的监察体系十分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唐代进士的出身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名称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
比例71%16%13%
A.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B.缩小了人才选拔范围
C.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D.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4 . 有人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统计制作出下表。据此可看出
当时西汉主要思想派别及其作品篇数表
派别儒家(六艺)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
支派103372110761220
篇数31239933692173686107403
A.儒学地位明显提高
B.“百家争鸣”趋于结束
C.活字印刷术广泛采用
D.科举制度逐渐完善
2018-09-06更新 | 627次组卷 | 39卷引用:2018-2019年安徽省滁州市皖东名校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是现代史家对赵匡胤某次军事行动部署的研究资料选录。
记述出处
显德六年十二月,先派韩令坤、张令铎“领兵巡北边”《宋史》 之《韩令坤传》《张令铎传》
显德七年正月初二,令慕容延钊率禁军“先行”,进军的目标是河北真定。《宋史·慕容延钊传》
真定为河北枢纽,“谋河北,舍真定无议矣。” 《宋史·宋庠传》

据此可知
A.赵匡胤为决战契丹精心部署B.赵匡胤为夺位谋划周密
C.宋太祖军事成功是顺应天意D.宋太祖计划在河北定都
2018-06-07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九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表为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中的统计表

上述变化的最大影响是
A.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
B.为官僚体制提供了高素质人才
C.为寒门子弟提供了参政机会
D.有利于克服察举制任人唯亲的弊端
2018-07-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下表主要反映出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双轨制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唐朝唐太宗将全国划分为10个监察区,称为道唐玄宗时道成为正式行政区,形成道、府(州、军、监)县三级制
元朝设置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县
A.古代中国地方行政诡秘多变和反复无常
B.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C.从秦朝到元朝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D.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唐代宰相出身变化表(注:门荫,指门阀士族阶层凭借门第获得官职)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的影响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分散相权的需要
D.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
9 .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