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唐代科举制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诸科;明朝时经义、诗赋、策论虽并同为科举考察对象,但将经义置于统摄地位。这一变化趋势反映了(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B.儒学统治地位逐步确立
C.官僚政治角色发生变化D.科举取士程序走向完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南北朝时期,士庶不婚的现象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止。而到了唐代,士庶不婚现象被打破,婚姻中重财的风气逐渐加重,并蔓延到社会下层,“聘财”与“嫁妆”在婚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社会上才子佳人的观念兴起,文人才子成为理想的择偶对象。这一变化反映了唐朝
A.商品经济的发展B.社会的平民化趋势
C.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D.等级制度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唐初设立三省六部制,“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后又置政事堂,“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再后来改称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这些变化
A.明确了官员的职权和分工B.形成了官员间的有效制约
C.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工作效率D.适应了皇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4 . 顾炎武在 《日知录》中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来,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对唐宋这一变化最 合理的解释是
A.宋代与大唐相比,国力渐趋衰弱B.宋代中央集权加强,地方财政困窘
C.宋代不重视城市建设,规划性差D.宋代君主专制加强,皇帝威势凸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政治,既主选贤与能,为何不想出一神皇帝公选的制度来呢?这亦有它外在客观条件之在贵族政治下,皇位容易公选,小国寡民城市国家的皇帝,也易公选。中国自秦以后,却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社会上又没有特权贵族存在,散漫的一千几百个县行政单位,居民多数在农村,皇帝公选无法推行。有一个举国共戴长期世袭的元首,国家易趋安定。只求他不太作恶,利害两权,而容许一个世袭皇帝之存在,这不能说是全由于皇帝方面之压力,也不能说是全由于人民方面之奴性。这尽可有一个较近光明的看法,较近情理的说法。

一钱穆《国史新论》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传统政治未能确立皇帝公选制度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宋期在宫城内设里中书门下,中书门下的长官在北宋前期称用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分散宰相的事权,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宋神宗丰富制改革,撤销中书门下,将其职权分归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以尚本左、右仆射各兼门下、中书侍郎为正宰相,再设门下、中书侍郎各一人,尚书左,右承各一人为副宰相。宋朝设置枢密院,作为主管全《军政的最高机构。枢密院与中本门下对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其长官称枢密使或知枢密院事,《长官称极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等.主管财政的最高机构,北宋前期称“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三部,其长官称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
(2)有人认为宋期二府三司制昭示着宰相制度趋向衰落。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宰相地位和职权的哪些变化体现了这种趋势?
材料三 行省实行解官负责和固署会议制,行省官员通常由左承相、平幸、右丞、左 丞、参知政事等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李治安《行省制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
7 . “魏末北齐的孝廉秀才,则已是寒门出身的通路。至于北周根本选无清浊(门第高低)”这说明南北朝时期
A.察举制仍是选官的主要形式B.世家大族已经失去选官的垄断权
C.九品中正制维护世家大族的利益D.选官变化顺应世家大族衰落趋势
8 . 元朝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分开”,打破了山川形便,采取犬牙交错的行政划分方式。这有助于(     
A.强化行省对地方有效管辖B.增强对国家政治认同感
C.推动政治文化格局的演变D.促进民族大交融的趋势
2022-07-12更新 | 1659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趋势。
2022·吉林延边·一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贞观八年,魏征对太宗的君职之问,引春秋时期砀中渔者谏晋文公之言,以“尊天事地”为君主之“名”所从来也。诸多典籍记载可见,唐代祭天礼仪演变的一个重点就是昊天上帝祭祀的逐步独尊现象的出现。这体现了唐代
A.君神关系的调整B.天人感应的实践
C.君主专制的强化D.三教合一的趋势
2022-04-15更新 | 220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3(山东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