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图示、图片,往往是学习历史、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图4 图5 图6
材料及图片6 辛亥革命后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为了巩固民主共和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人民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
请回答
(1)图1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图1 相比,图2 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图1到图3所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图4漫画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最早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图5体现了什么重要原则?依据材料及图片6,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出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法颁布后没有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
3 . 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古代雅典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那一政治制度的职能类似
A.郡县制B.行省制C.科举制D.刺史制
2021-09-1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图三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上述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地方管理制度分别是什么?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材料二:

美国过去的中央权力很小,各州保留了很大的独立性;各州享有征税、征兵和发行纸币的权力,联邦国会只有宣战和媾和,派遣对外使节,掌管邮政,调整各州关系等权力。

——出自《北美邦联条例》

(2)依据材料二中的漫画和文字,指出北美独立战争后的政治现状是怎样的?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北美领导人做出了怎样的努力?

(3)综合上述材料,思考古今中外实行不同地方管辖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高一期中测试题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图1和图2分别是唐代“十道”分布图和“十五道”分布图。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     
A.中央对地方监察力度不断增强B.地方行政区划日益细化
C.江南地区社会经济已超过北方D.藩镇割据开始形成
2023-10-11更新 | 229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如图是两汉时期我国某一著名国家政策的直观展示图,这一政策应是(     
A.推恩令B.刺史制度C.分封制D.宗法制
8 . 时空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维度,可以追寻历史发展的踪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代都行秦政治;……汉,是帝国制度成功的实践者。这个王朝享国达四百多年之久,……,在世界上唯有同时代的罗马帝国可以相提并论,在历史上则只有后期的大唐帝国可以并驾齐驱。这是一个历来被中国史家和作家极度恭维的朝代,它甚至被视为我们民族的代表和象征(汉人、汉语、汉字、汉学)。它创造的典章制度被多个朝代沿用,它留下的文化遗产至今让人叹为观止。

——易中天《帝国的终结》

材料二:


                       图1                                                                        图2

材料三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统治者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进行了不懈努力。近代中国的版图在这一阶段基本奠定。清朝的统治疆域西跨葱岭,西北到达巴尔喀什湖北岸,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的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成为亚洲东部最大的国家。

——人民出版社《历史》必修一


(1)指出“秦政治”主要内容。结合所学,指出汉武帝时期在政治方面对“帝国制度”实践的表现。
(2)材料二中图1、图2分属哪一历史时期?请分别说出两个判断依据。
(3)结合所学简述康雍乾时期统治者对西藏地区治理的主要举措,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前期国家疆域奠定的重要意义。
2022-12-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20世纪初的中国,科举制的废除前后出现了如下几种论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论述

出处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问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摸索,最足为世诟讥。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905年10月15日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涣,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子弟为之,世变至此,殊可畏惧。1918年8月29日自科考既停以后,改设学堂,几入校读书者,均称学生,所读者,皆教科书,至十三经,全行废除,禁止不读,最重洋文洋字虽无秦始皇而较焚书坑儒尤甚……刘大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著《退想斋日记》
针对材料的几种论述,你怎样理解“科举制到底该不该废除”这一历史问题。(要求史实准确,逻辑严谨。)
10 . 如图为某一朝代某时期中央所辖军队(人数)部署图。判断该朝代是(     
A.东汉B.唐朝C.北宋D.元朝
2023-01-12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