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政事堂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联合办公场所,初设在门下省,唐高宗末移至中书省。唐玄宗时因宰相张说的奏请,改为中书门下,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于其后,分曹办事。这一制度的变化(       
A.减少了决策失误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加强了中央集权D.平衡了中枢权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图为古代中国某朝代的中央权力架构示意图。该朝代是(     
A.秦朝B.西汉C.西晋D.隋朝
2022-12-30更新 | 83次组卷 | 3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
2022-06-09更新 | 15585次组卷 | 106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 (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材料二   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材料三   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
(2)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
(3)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
2021-11-02更新 | 963次组卷 | 42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江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2021-10-03更新 | 943次组卷 | 114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江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历史下面部分王朝的边疆治理简表

时期管理体系边疆防御民族政策
汉朝设郡县或由少数民族酋长管理。以长城为主干,设置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迁、屯田、册封等
唐朝确立羁縻府州制度,以边疆首领管理事务,可世袭;设都护府,统一于中央政府。确立军镇屯戍制度。采取武力讨伐方式,但以怀柔、招抚为主,故册封、和亲为历朝之最。
清朝前期在中央设立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在地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在西北设伊犁将军,在乌鲁木齐设都统。在东北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等。制定笼络政策,如封爵,联姻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晚清时,以“西北史地学”为代表的边疆治理研究掀起第一次高潮,时人开始认识到重核心区轻边缘区的思路不能适应时代需要,“海塞并重”的观念逐渐占据主导。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推行与内地相同的行政体制。1885年,在台湾设置行省,在澎湖设立总兵,并修筑新式炮台。1907年,清政府在东北置东三省总督巡抚,废除旗官,民事政令划一,统归于州县;军政事务归东三省总督掌管,统一军队指挥权力;并设置了许多兵备道,负责边务和对外交涉。

——摘编自张峥荣《清末治边政策的转变与近代中国的国家整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中国边疆治理的新发展,并简述其历史意义。
8 .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彻底解决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020-12-29更新 | 336次组卷 | 23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江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9 .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
A.皇帝制与郡县制B.郡县制与刺史制
C.皇帝制与封国制D.丞相制与刺史制
2020-12-03更新 | 4696次组卷 | 119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长民者”指管理百姓的人)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行省虽然拥有经济、军事、行政等权力,但这些权力都是元廷让渡给地方的,最终的决定权还操控在中央的手中,因此行省权力大而不专,这决定了它只能为朝廷集权服务。而行省行政区划中采取犬牙交错的划分原则,又从客观上瓦解了地方割据的地理条件。……

——中国论文网

材料四   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材料一论述到的西周、秦朝和汉初的三项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
(3)据材料三说明元朝行省制度为什么能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4)政治制度“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但其“本原精神”“仍可不变”。综合上述材料,说明材料四中的“本原精神”是指什么?
2020-10-16更新 | 1531次组卷 | 50卷引用:重庆市北碚区江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