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宋代州一级行政区划建制说明。表格内容反映了宋代
类型主要设立依据
政治、经济、军事三者兼重或皇帝未即位时所封或曾是任官之地
沿用隋唐的区划设置
边境或内地的重要关隘所在
官营手工业集中的地区,往往由相关中央部门直辖
A.中央集权的加强B.皇帝地位的下降
C.地方分离的倾向D.疆域范围的拓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对表格内容带来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时期两宋明清
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巩固了封建统治B.扭转了传统等级观念
C.严重摧残了人才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时期两宋明清
比例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A.实行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
C.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和公平、公正
2020-04-17更新 | 322次组卷 | 79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变革完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夫“周之同盟(会盟),异姓为后”,......然先同姓,次外戚,次功臣、故旧,星罗棋布,用作藩屏。而一族之势力,由此遍布寰区。一族之文化,由此广推于各地。谓汉族筑一中国,封建之制,实有功焉。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   下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表


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数
秦始皇(前221年)36不详
唐开元二十八年(704年)15328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262881234
元朝12183971425

(注:州、道、路设置初期均为监察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及其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特点及其趋势。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中的变化对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朝代东晋隋朝唐朝北宋
比例4%2%5%46.1%
A.扩大了统治基础B.加强了中央集权C.提高了官员素养D.放宽了录取标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唐代登科者出身分布表(小姓,是非士族的地主;寒族,是一般的平民;制举,是皇帝临时举行并亲自参与的科举考试)据此可推知,唐代(     
A.士族阶层拥有科举特权B.官吏人才来源基础扩大
C.家族地位决定着中举率D.国家选才侧重政治素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西汉不同时期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的变迁,这一变迁反映的实质是
皇帝州刺史权力核心内容
汉武帝限制地方大族兼并土地;督察郡国,巡视吏治
汉昭帝增加镇压诸侯谋反、民众反抗的权力
汉平帝增加安置流民、处理少数民族事务、参与某些中央决策的权力

A.中央集权受到挑战B.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C.君主专制不断强化D.刺史制度日趋完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为《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该表说明科举制的实行
朝代曹魏西晋东晋北宋
比例26%15%4%17.2%24.5%46.1%
A.提高了官员素质B.扩大了官吏来源
C.导致“冗官”现象D.加强了中央集权
10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制度后果
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刺史
节度使藩镇割据
文官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财政
行省制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文人治国利于国家稳定
C.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探索前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