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7 道试题
1 . 行省最早是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遇到一个地方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处理,中书省派人到该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事情处理结束以后,行省也随之取消。到了忽必烈统一全国之后,行省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这反映出行省(     
A.权力不断扩大与中央分庭抗衡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机构的双重特点
C.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D.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
2 . 宋代在知州以外设“通判某州军事”一职,简称“通判”。知州的公文命令必须经通判的附署方能生效,通判还可直接向朝廷奏事。这表明通判的作用是(   )
A.制约地方长官B.控制财政大权
C.提高行政效率D.牵制中书门下
2023-09-02更新 | 829次组卷 | 56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A)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面诗句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的(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A.分封制B.均田制C.察举制D.科举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明朝规定“中外文臣皆由科举而进,非科举者勿得与官”,此规定的意义是(     
①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②有利于统治者选拔人才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④造成世家大族操控政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1-0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其中为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政治措施是(     
A.派张骞出使西域B.颁布“推恩令”C.反击匈奴侵扰D.推行均输平准
7 . 2020年,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出土了许多汉代简牍和封泥,如图是其中一枚封泥,上面文字为“滇国相印”。该文物能证明(       

“滇国相印”封泥
①汉朝加强“河西四郡”管辖             ②史籍记载的古滇国确实存在
③中原制度文化影响云南地区             ④汉代对西南地区的有效治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
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022-12-19更新 | 233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北京大学附中河南分校高一12月考历史卷
9 . 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选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A.设转运司B.派文官任知州C.强化“四监司”D.设置枢密使
10 . 下列三张中央官制示意图,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①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