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9 道试题
1 . 行省最早是中央的临时派出机构,遇到一个地方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处理,中书省派人到该地行使中书省的职权,事情处理结束以后,行省也随之取消。到了忽必烈统一全国之后,行省逐渐成为固定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这反映出行省(     
A.权力不断扩大与中央分庭抗衡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机构的双重特点
C.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D.有利于各地经济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秦统一后,建立了一套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西汉建立后,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之说。只是在汉武帝时,中央官制发生变化,皇权进一步集中。这里的“变化”指的(     
A.地方监察制度形成B.出现中朝与外朝的划分
C.扩大了诸侯的势力D.三省六部制的完善发展
3 . “简”述千年往事,简牍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情况,从秦汉简牍中当时官吏出行的留宿地来看,既有县乡之地,亦有关邮之所,这些都是文书传递者往来所经交通站点。据此可知,秦汉帝国(     
A.想要密切各地间的联系B.郡县制度得到发展
C.借助文书进行行政管理D.建立完备的监察制度
4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B.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
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2022-12-19更新 | 233次组卷 | 29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史料记载:琅琊王氏家族,“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郡县制的继续推行B.科举制的确立
C.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分封制的实施
6 . 史家常用“内重外轻”和“外重内轻”论述中国历史上的集权与分权。“内”指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权,“外”指地方政府和地方分权。由外重内轻引发割据,加速王朝瓦解的是(     
A.秦、西汉B.东汉、唐C.唐、北宋D.南宋、明
2022-11-18更新 | 1408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记载中的措施(     
A.改变了人才选拔方式B.强化了中央的权威
C.增强了诸侯王的势力D.提高了丞相的权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据此判断,下列对宋代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     
A.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B.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C.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D.扩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2-11-10更新 | 308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科举制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平公正,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下列各项中,可以体现这一制度的是(     
A.“以爵赏战功,故云军爵”B.“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C.“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D.“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2022-11-04更新 | 1301次组卷 | 3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的议事制度。如表反映的是中国部分朝代集议参与人员的情况,以下选项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朝代参加的主要官员
六部尚书、督察院、阁臣
三公九卿、列侯、二千石、大夫及博士
议政王大臣、军机大臣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宰相及六部官员
A.④②③①B.②④①③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