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科举制废除前后的几种论述(下表)。

论述出处
查科场试士,但凭文字之短长,不同人品之贤否,是以暗中撰索,最足为世诟讥。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19051015
下诏停止科考,士心散凑,有子弟者皆不作读书想。别图他业,以使于弟为之,世变至此,珠可畏惧。
1918829
自科考既停以后,改设学堂,几入校读书者,均称学生,所读者,皆教科书,至十三经,全行废除,禁止不读,最重洋文洋字:虽无秦始皇而较樊书坑儒尤甚
刘大鹏(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一位乡绅)著《退想斋日记》
根据材料论述,就科举制的存废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历史问题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要求:问题具体,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三省六部制是西晋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该制度的积极意义在于
A.解决了中央与地方官员权责不清的弊端
B.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有利于选贤举能,保证政治清明
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互相制约,减少了决策失误
2021-12-29更新 | 1120次组卷 | 37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创新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21-22高一上·江西·开学考试
名校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汉书许荆传》所记载荆之祖八或被举孝廉,欲另两个弟成名,便“共割财产,以为三分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这样,他的两个弟弟以克让之名并得选举。其后(八武)遂会宗亲,当众宣布使两个弟弟成名的本意,并把自己“理产所增倍于前”的财产,“悉以推二弟,一无所留”于是也就获得更大的声誉。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二 《魏书阳尼传》记载,幽州中正阳尼出任渔阳太守,还未到任就“坐为中王时受乡人财货免官。”与阳尼同时的并州中正房坚,举人任官时,居然把自己的儿子也推举出来,另加快宾“为第郡邑中正,嗜酒好色,行无检。”如此之人做中正,怎能指望他会品出优秀人才来!

——黄留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

材料三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断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憕得相关专业的千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拔这类新式人才。

——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


(1)材料一、二分别描述的是哪两种选官制度?两种选官制度的用人标准分别是什么?
(2)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3)在近代,科举制在中国难逃被废除的命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2021-09-08更新 | 33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宋太祖在建国之初,用分化事权的办法,通过新设的机构,将宰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这表现在
A.设立中书门下B.增设参知政事C.创设三省六部D.设置御史大夫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以试艺优劣为决定及第与否的主要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科目。”材料反映了科举制
A.加强了中央集权B.有较大局限性
C.以才取士和分科考试D.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
7 . 西汉时,主父偃提出的“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的办法非常高明,被武帝立即采用。这主要在于该办法
A.缓解了皇族内部矛盾B.便于削弱宰相权力
C.瓦解了地方势力勾结D.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021-01-22更新 | 408次组卷 | 3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百树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图1、图2、图3是不同时期山东地区的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1)指出图1与图2统治方式的不同。
(2)通过图2、图3说明两朝政治制度的关系。
(3)为解决图3存在的问题,当时王朝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2020-03-12更新 | 25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北宋时,它主管盐铁、度支、户部,有“计相”之称,在权力中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
A.参知政事B.尚书令C.三司使D.枢密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唐初 ▲“掌出纳帝命”,“佐天子而统大政”。其官员不仅审查百官奏章并向皇帝提出建议对策,甚至可以驳回皇帝诏书。文中“▲”代表的机构是
A.尚书省B.中书省C.门下省D.礼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