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8002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河北历史高考真题
2 . 宋代的知州经历了从文武臣僚作为临时差遣,权知某州(军州)事,到以文臣知州为主作为常设的州级长官的渐变过程。这一变化反映了宋代
A.地方行政区划的变化B.理学影响力日益扩大
C.文官势力得到了增强D.守内虚外的治国方针
3 . “流民法”始于汉武帝。《汉书·石奋传》云:“惟吏多私,征求无已。去者便,居者扰,故为流民法,以禁重赋。”汉武帝还以户口增多、流民减少,作为地方官的政绩之一,进行奖励。该法的制定旨在
A.维护统治秩序B.解决王国问题C.根除腐败现象D.壮大小农队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颜氏家训·勉学》中记载:“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自荒乱以来……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这反映了南朝末期
A.家族门第观念潜滋暗长B.科举制度影响扩大
C.阶层固化局面得到改变D.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表:秦至唐“尚书”一职的演变状况,这反映了
时间演变
秦朝九卿之一,少府属官,掌管文书、传达诏命。
西汉领、录尚书事之名,侍从皇帝左右,发号施令
曹魏脱离少府而独立。
唐朝长官为宰相之一
A.行政效率的提高B.中央集权的加强
C.政治制度的延续D.中央机构的复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代皇帝之所以能行使专制权力,关键之处在于政府结构的变化,各个政府机构都被置于皇帝的直接指挥之下。皇帝通过章奏、奏对等方式,直接与官僚接触,了解政情,下达命令,从而将权力控制在自己手里。这说明宋代
A.权力机构调整有助于加强皇权B.宰相的行政权力被架空
C.中央集权的效能得到空前提高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7 . 唐初,尚书省行使最高行政权,对中央诸司和地方府州发出政令,指挥其具体执行。安史之乱后,其部分行政事务转由负责监察尚书省的御史台承担。据此可知,唐中后期
A.社会动荡导致权力分散B.封建皇权政治得到加强
C.监察机构地位逐渐提高D.御史台演变为行政机构
8 . 萧启庆先生认为“就整个的中国历史而论,十三、十四世纪的蒙古帝国,是一个情形较为特殊的时代。……它打破了过去边疆民族所建立的国家必须与中国官僚政治以及儒生为核心的士大夫阶层密切结合的惯例”。这主要表现为
A.设中央外派机构压制江南各地反抗
B.朝廷掌握了地方官员的任用及考核
C.政府废除科举制度并不再重视儒学
D.行省重要官职主要由蒙古贵族担任
2021-11-19更新 | 314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长沙人刘蜕成为当地第一个考中进士的学子,镇守荆南的魏国公崔铉特地赠他70万“破天荒”钱,这就是“破天荒”典故的来历。由此可见,当时长沙地区
A.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B.学子被特准参加科举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社会价值取向被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唐初,尚书省“事无不总”,其事权与地位相当重要,(尚书省)都堂、六部、二十四司机构分工合理,编制完备,齐整划一,上下级的统属关系相当明确,三个层级间的管理幅度也较适中,形成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形结构。这一结构
A.使皇帝权力受到制约B.有助于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C.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D.使中枢决策过程发生质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