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3 道试题
1 . 北宋政府规定知州知府的任期为三年,但实际上大部分知州知府的任期在两年以内。如北宋福州、越州(今浙江绍兴)等四地在九个皇帝任期内能达到三年一任的知州知府还不到20%:太宗时,任职一年以内的知州知府所占比例为32.4%,到徽宗时这一占比达到66.7%,宋朝的这一做法(     
A.提高了地方办事效率B.保证了宋朝的吏治清明
C.削弱了世家大族势力D.妨碍了地方的有效治理
2 . 北宋建立后,将地方精兵编为禁军,由中央掌握,还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膨胀到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提升了边境防御能力B.改变了崇文抑武的政策
C.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3 . 《旧唐书》记载,唐朝中后期,地方的节度使可以自行设置文武官员,并且将属地的赋税据为己有,在许多方面都不听中央政府管辖。这反映了当时(       
A.郡县制已遭到废除B.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
C.已形成南北对峙局面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激化
2023-12-2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宋代在州上设路,并设路一级监司。监司分三部分:转运司负责财赋,提点刑狱司负责司法治安,提举常平司负责赈灾救济、巡察官吏。宋代设置监司主要意在(     
A.规范地方行政B.提高行政效率C.完善中枢机构D.缓解财政危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萌生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的门阀士族,作为地主阶级中一个特殊的阶层,享受着政治、经济、法律和教育等方面的特权。在门阀士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     
A.郡县制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D.宗法制
6 . 在《中国古代职官》一书中有这样的总结,两宋时期50%以上的进士出身平民;而在新旧《唐书》中记载的830名进士中、出身望族和公卿子弟者最多,高达71%,小姓为13.1%,寒素子弟仅占15.9%。据此可知,宋代科举制(     
A.维护了儒学主导地位B.消除了阶层流动限制
C.推动了文官政治发展D.录取人数大幅度增加
2023-10-26更新 | 668次组卷 | 16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学习能力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从中央各机构中选拔了一批资历较浅但有才能的官员,入官侍从左右,参与决策,称为“中朝”或“内朝”,以丞相为首的原有政务机关则称为“外朝”。汉武帝此举(     
A.提高了中枢决策效率B.导致了中央行政紊乱
C.完善了中枢权力体系D.强化了君主集权体制
2023-10-16更新 | 570次组卷 | 20卷引用:内蒙古包头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下图所示制度的发展(     

A.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终结了唐朝以前的贵族政治
C.有利于选拔出创新人才D.使得宋代形成了”科举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统计,武则天统治时期,科举出身的10位宰相中6位来自下层官吏或平民家庭。晚唐正史有传的官员中,14%出身于寒门。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科录》中记载有601 名中榜进士的详细情况,其中大多数是乡户,平民家庭出身的有417人。这说明唐宋时期科举制(     
A.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B.推动社会公平意识迅速增长
C.促使门阀政治退出历史舞台D.拓宽了民众政治参与的途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