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制规定,“执政官委御史台弹奏,尚书以下听长官纠劾以闻”,“自宰臣至百官,自三省至百司,任非其人,事有失当”,谏官“皆得谏正”。这反映出宋代( )
A.以文制武策略得到贯彻B.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
C.专制主义集权高度发展D.中枢制衡机制日渐成型
2022-07-06更新 | 1783次组卷 | 29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唐朝士子感叹“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到宋朝士子相信“惟有糊名公道在,孤寒宜向此中求”,这一变化说明
A.唐代科举制度受到世家大族控制B.科举制的完善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宋代的官员政治才能远超过唐代D.门第等级观念在宋朝已彻底消失
2022-02-22更新 | 411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御笔”、“手诏”和“上批”是绕开政府和监督机关、由皇帝直接下达的命令。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所引用的此类命令统计,宋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共计109次,而宋神宗有1260次,这说明北宋中期
A.统治者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B.王安石彻底改变宋初的体制
C.中枢决策的程序性有所减弱D.监察谏议制度出现重大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
2017-10-01更新 | 577次组卷 | 24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将下列四段历史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
②“始皇初并天下,罢诸侯,置守尉,遂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每郡置一守、一丞、两尉以典之。”
③“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④“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
功臣侯者,百有余邑……藩国大者,夸(跨)州兼郡,连城数十……”
A.①②④③B.④①②③C.①③②④D.①④②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