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8002次组卷 | 52卷引用:2021年河北真题变试题
2 . 董仲舒完善了天人感应的灾异说。从理论上来看,它能够让官员利用灾异来限制皇权。但从现实运用上看,结果却背离了理论设计的初衷,沦为儒生官员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人主往往成为灾异解读的裁判者。这主要是因为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B.理论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C.灾异解释缺乏权威性D.官僚集团内部斗争尖锐
2020-05-08更新 | 975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1年河北真题变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关于下表中的中国古代两大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B.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
C.察举制有利于贵族政治的形成D.科举制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2015-03-31更新 | 483次组卷 | 5卷引用:2015届河北邢台市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