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监察百官之职
B.审议决策之权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
2 . 如图为元代行政体系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元代(     
A.宣政院直辖于中书省B.地方自治色彩较为浓厚
C.行省是固定派出机构D.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
3 . 《元史·百官志》载:“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下列各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元朝实行的是四级地方行政机制
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
③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④这一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 . 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表,凸显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郡→县
汉朝州→郡(国)→县
唐朝道→州→县
宋朝道(路)→府、州、军、监→县
元朝行省→路、府→州→县
明朝省→府→州→县
清朝省→府、直隶州→县、散州
A.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体现了“上稳下动”的特征
B.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C.地方行政机构皆由中央派出机构演变而来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这一矛盾始终存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据此判断,下列对宋代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     
A.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B.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C.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D.扩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2-11-10更新 | 309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皇帝在位期间政令信息承转运行关系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尚书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B.分权造成了冗官现象
C.决策权与执行权出现分离D.王国问题得到了解决
2022-02-28更新 | 7999次组卷 | 52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4(新高考七省专用)
7 . 元代枢密院处理军务时,“每事与中书省共议,然后奏闻”,而皇帝大多不愿意亲自处理政务,甚至“溺于娱乐”。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元代
A.中书省职权与唐一致B.宰相的权力大大加强
C.皇帝的权力严重受限D.枢密院职责有所改变
8 . 观察下面的示意图,下列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古代殖民地制度之遗物B.标志着三省六部制度完善
C.宋承唐制及政治制度更新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新模式
2022-01-03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模拟选科联考历史试题
9 . 如表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太宗时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尚书省(左右仆射)
高宗时西台(右相)东台(左相)中台(左右匡政)
玄宗开元初年紫微省(紫微令)黄门省(黄门监)尚书省(左右丞相)

A.三省制只存在于唐太宗时期B.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C.中枢权力体制整体相对稳定D.行政权力逐渐向尚书省集中
2019-12-03更新 | 261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三幅图呈现的都是中央官制B.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央官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