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北宋《神童诗》里有言∶“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学乃身之宝,儒为席上珍。”据此判断,下列对宋代科举制解读正确的是(     
A.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B.科举考试选拔程序不公
C.考试内容是四书五经D.扩大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2-11-10更新 | 309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太宗时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尚书省(左右仆射)
高宗时西台(右相)东台(左相)中台(左右匡政)
玄宗开元初年紫徽省(紫徽令)黄门省(黄门监)尚书省(左右丞相)

A.三省制只存在于唐朝前期B.中枢权力体制整体上相对稳定
C.行政权逐渐向尚书省集中D.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2022-01-03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表是中国历代官民比例表,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
西汉东汉
比例1:79451:74641:29271:26131:22991:911

A.百姓负担日益沉重B.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C.官僚机构日益膨胀D.行政效率不断下降
4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朝代制度后果
郡县制
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
汉武帝推恩令、刺史
节度使藩镇割据
文官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财政
行省(宣政院、巡检司)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文人治国风骨不断凸显
C.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发展D.集权制度建设探索前行
2020-02-09更新 | 250次组卷 | 18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第七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关于下表中选官制度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类别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
依据血缘等级品德、学问、议政能力“以文取士”
方式世袭长官推荐自由报考

A.世官制强调祖先贡献B.察举制强调德才兼备
C.科举制注重科技素养D.选官制阻碍社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是关于宋朝参知政事的史学记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宋朝参知政事
记载出处
“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续资治通鉴》
“凡朝会奏事,例由宰相、参知政事,分日知印押班(即带领、带班)”《宋史·职官志》

A.分割了宰相的财政权B.是特殊时期设置的官职
C.是为分割相权而增设D.专职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7 . 解读下表,正确的是
A.“人治”不断加强B.传统主流思想贯穿始终
C.文人治国风骨凸显D.集权制度建设探索前行
8 . 董仲舒完善了天人感应的灾异说。从理论上来看,它能够让官员利用灾异来限制皇权。但从现实运用上看,结果却背离了理论设计的初衷,沦为儒生官员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人主往往成为灾异解读的裁判者。这主要是因为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B.理论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C.灾异解释缺乏权威性D.官僚集团内部斗争尖锐
2020-05-08更新 | 975次组卷 | 1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如表为唐前期官制表,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太宗时中书省(中书令)门下省(侍中)尚书省(左右仆射)
高宗时西台(右相)东台(左相)中台(左右匡政)
玄宗开元初年紫微省(紫微令)黄门省(黄门监)尚书省(左右丞相)

A.三省制只存在于唐太宗时期B.中书省尚书省长官方为宰相
C.中枢权力体制整体相对稳定D.行政权力逐渐向尚书省集中
2019-12-03更新 | 261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射洪县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以下是我国古代三个不同时期的“中央机构示意图”。对以下三幅图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图1


图2


图3


A.三幅图呈现的都是中央官制B.目的都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C.图1至图3呈现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D.图3反映的是宋代的中央官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