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朱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流变》等整理

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及评价,请对材料提出你的修改建议,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02-20更新 | 968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科举制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在国内外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图1、图2、图3、图4是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唐代、两宋、元代、明清)的科举状元籍贯统计部分摘录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网易网络资料整理


根据图1、图2、图3、图4的科举状元籍贯分布等信息,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和理由。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为中国古代历朝地方政府层级体制情况统计


——摘编自柯学民《中国地方政府层级体制的历史变迁与启示》


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地方政府层级体制变化的演变规律,选取其中一个特点,加以分析说明。
2021-12-26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封建”和“郡县”,属于中国古代制度的大框架。自秦统一以来,哪种制度更好,就一直争论不休。虽说“历代都行秦政事”,但封建也并没有真的全身隐退,时不时地就冒出头来,在郡县之中插上一脚,西汉初年大分封,到了刘邦的重孙子辈上才摆平,此后西晋、元和明初,都部分地实行过分封。到了晚近的光景,史学界由于五段论的思想指导,传统的封建和郡县的争议就更是显得夹缠不清,只好自我解嘲说此封建不是彼封建,硬性地将传统“封建”“郡县”话语中的封建,跟feudalism划清了界限。其实,在所有的政治名词的英汉对译中,以封建(或封建主义)来翻译feudalism,要算是比较贴切的一个,这个词,无论古义还是今义都差不多。

——摘编自张鸣《家族架构与公司架构—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思考》


阅读材料,任意选取一个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时代,用具体史实阐述它们各自的作用。(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2-15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六安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上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政治体制沿革示意图。从图中任选两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两个时期中央政治体制的沿革情况,并说明其实质。(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期,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方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汉代,中国行政区划制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

材料一   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

材料二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历来是王朝政治史研究的重心所在。从中央决策出发,观察地方军政的落实方式及效果,这是通常的研究角度。事实上,一些临时措施被采纳,逐渐吸收为范例,固定为制度,往往出自地方性事件的“倒逼”。地方政治与军事施为的实际状态,既是中央政策贯彻程度的体现,也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影响着中央的决策。

——摘编自邓小南《过程空间一宋代政治史再探研》


(2)根据材料二,围绕“中央与地方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命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1-10-27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科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化表

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道
郡、王国县、道、邑、侯国
魏晋南北朝郡、王国县、国
隋、唐前期州(郡)
唐后期、五代州、府
宋、金府、州、军、监
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直隶厅县、州、厅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依据材料信息,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玄宗开元年间,军队驻防采取外(边疆)重内(内地)轻的办法,大部分兵力驻防在边疆地区,相应设立了十个军事重镇进行驻防,并任命节度使进行统领。



唐朝政区图
根据上图(唐朝政区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的地图中标示出唐玄宗开元年间节度使设置的主要区域,并说明设置的理由。(要求:只需标示出部分设置区域;在答题卡的地图中用斜杠“/”明确标示;理由充分,表述清晰)
2021-10-10更新 | 4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赣六校2022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插图本》等


提取材料中有关三省的2条信息,并加以解读。
2021-10-06更新 | 28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实验高中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鸦片战争前,一些具有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人士,如顾炎武、吴敬梓、曹雪芹等人开始对科举制度进行大胆、辛辣的批判;鸦片战争后,受西方民主启蒙思想影响的人士对科举制进行了更猛烈更深入的批判。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对科举制的批判尤为激烈,称其“箍人心”“坏人才”“毁实业”。在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下,清政府于1905年正式废除了科举制。此后一个世纪,对科举制的上述评价一直是史学界的主流观点。近年来,史学界对科举制重新评价的观点抬头,并且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新观点认为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伟大创举,它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而且对近代以后的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产生了推动作用。科举制实际上是近代欧洲兴起的文官制度(即公开考试选拔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源头。现在我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古代科举制的继承和发展。


评论材料中有关科举制度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1-10-01更新 | 255次组卷 | 8卷引用: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