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廿六年铜诏版铁权(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里耶秦简(部分)
(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藏)
铭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文字:“迁陵洞庭郡”

材料二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

——(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史料类型,并指出它们的史料价值。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
2021-11-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中国历史上,“野史笔记”(主要由在野的文人学士以及贫士寒儒所写的历史纪闻,即“个人的书面历史记忆”)作为非官修的史籍于中唐出现,至两宋时期繁荣昌盛,蔚为大观。“野史笔记”
A.其史料价值不及官修历史B.其记载缺乏历史的客观性
C.唐宋兴盛的主要原因与科举制有关D.按其性质来说应属于原始史料
3 . 古代中央政府派三省官员出使地方称行省。《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十一年》记载:“(金)户部尚书瓜勒佳必喇为翰林学士承旨、权参知政事,行省于辽东。”陆游在《纵笔》一诗中也写道:“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有人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由此可知
A.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
B.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
C.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证明行省制度确立在宋代
D.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治理与统治的经验
2019-12-07更新 | 24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9年12月16日 《每日一题》必修1-古代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不允许皇帝观看《起居注》;唐朝开启了皇帝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起居注》的历史变迁最能说明
A.皇帝越来越轻视文化修养
B.君主专制呈现出不断强化的趋势
C.皇帝越来越关注自身形象
D.《起居注》的史料价值越来越小
2019-01-11更新 | 216次组卷 | 28卷引用:人教版2017秋高中历史必修1第1单元单元检测: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中,政治制度的创新,不仅推动了社会进步,而且使不同文明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一中国传统

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容,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

—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

史料二雅典模式

“我们(雅典)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

—《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史料三英国模式

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1)依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

(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民主制的特点。

(3)据史料三与所学知识,英国在光荣革命后怎样用“妥协”的方式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点:有学者提出,君主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说,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两千多年全都一样,并无变化。
史料1:“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史料2: 唐太宗对宰相房玄龄等说:“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朕今夙夜未尝不以此为心,恒欲公等尽情极谏……”
材料二

材料三 嘉庆四年正月初八日谕: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各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预先告知军机大臣。
(1)从材料一的二则史料中选取一则可以论证题中观点的史料,并通过对史料的解读论证题中观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并时代背景比较说明秦朝和明朝中央政府机构与地方行政制度有何不同。
(3)据材料三,简析嘉庆帝发布上谕的目的,说明材料三的史料价值。
2016-11-27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四川双流中学高一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汉书》记载,汉废帝刘贺因“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而被废黜。2016年,在海昏侯墓即刘贺之墓的考古发掘中,却出土了编钟、琴瑟、包括《论语》《礼记》等内容的大量竹简木牍,以及绘有孔子像的屏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文献记载因受编纂者主观影响而价值不大
B.了解刘贺的真实面目须多种史料相互印证
C.出土文物证明刘贺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粗人
D.史书上“荒淫无道”的记载是对刘贺的丑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陆游诗《纵笔》:“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有同学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
B.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
C.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以证明行省制度源头在宋代
D.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统治经验
9 . 史料记载,唐代节度使“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富。”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平定安史之乱的需要B.节度使权力过于集中
C.少数民族首领的叛乱D.边疆军务强化的需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我国古代的监察立法,最早见之于史料比较成熟且有系统性的法令当属西汉武帝时的《六条察郡之法》,该法用以规范监察官员的行为,这里的监察官员可能是
A.州刺史B.郡监御史C.御史大夫D.提点刑狱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