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27 道试题
1 . 清朝前期的边疆治理

材料一

                    清朝形势图(1820年)

材料二   清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和管理。 在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清朝统治者实施的策略是:第一,因地制宜,按照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特点,分别建立不同的行政机构,在东北和伊犁地区设立将军制度,在蒙古设立盟旗制度,在西藏设立噶厦制度,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沿袭以前的伯克制度,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实行基本与中央地区一样的行政制度。第二,利用宗教,修其教不易其俗,为加强与蒙古族和藏族的关系,清政府推崇黄教,大修喇嘛庙,封赐喇嘛教首领,实行政教合一。第三,恩威并用,对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封赐爵位。给予厚禄,或联姻,或召见,会盟筵宴,施恩笼络,而对破坏统一的叛乱割据势力则予以坚决的军事打击。清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所实施的民族政策是成功的,它有效地协调了民族关系,形成了汉、满、蒙、回、藏等50多个民族共同生活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第十章第二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以蒙古族和藏族地区为例, 概述清朝前期对边疆地区统治与管理的主要措施及重要意义。
2023-03-21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图反映的是明代内阁大臣在阁年限统计情况。这一情况(       
A.表明明朝官僚机构的膨胀B.削弱了国家政策的稳定性
C.说明内阁的辅助作用不大D.促进了官僚制度的年轻化
2023-03-15更新 | 381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主要特点就是对外抗击外敌入侵,对内同分裂和叛乱势力作斗争,两者密切相结合。”下列史实能体现康熙“对外抗击外敌入侵”的是(     
A.平定三藩之乱B.收复台湾C.亲征噶尔丹D.雅克萨之战
4 . 清代凡特旨经铨叙派任外官(道、府以上)者,如大学士、九卿、六部、督抚、将军、都镇、学 差、主考,以及驻外使臣,皆由军机处开单请旨。这说明(     
A.军机处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B.军机处起助理国政的作用
C.军机处负责草拟各类决策D.军机处掌握各级官僚任免权
2023-03-13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新蕾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明太祖废除丞相后,“威权在上,事皆亲决”。成祖时“奏章皆亲览,不假手他人”。宣宗时始有票拟之制,“凡有大事皆与群臣商议,面决可否”。宪宗以后“帝渐疏于政事”,于是票拟、廷议、廷推等决策方式日益重要,并演变成制度。这反映了(     
A.制度建设服从皇权需要B.皇权受到一定程度制约
C.内阁大臣代行丞相职权D.决策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2023-03-10更新 | 2563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中卫市中卫中学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三藩之乱即将平定时,康熙帝的注意力便转向台湾。康熙二十年,郑经病死,台湾内乱,郑克臧继位。康熙帝认为时机成熟,决策进征台湾。他起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授以专征之权。施琅亲统水师大军进军澎湖与郑军决战,大获全胜。清廷在发动军事进攻时又进行和平招抚,封郑克爽为汉军公,其他将领部属也都分封重用。收复台湾后,有大臣主张“宜迁其人,弃其地”,而施琅则坚持认为“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国”,康熙帝决定采纳施琅的建议,台湾的行政建制从此与内地划一。这对国家统一、对台湾经济、社会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熙帝解决台湾问题的有利条件与合理策略。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统一台湾的重要意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张居正在位时三子登科,被认为是操纵科举的结果。在张居正去世后,万历十年、十六年举行的科举考试中,众官员掀起前所未有的反对辅臣子弟登科的浪潮,并最终获得胜利,被禁考辅臣子弟及相关考官成为牺牲品。这一事件主要表明当时(     
A.人才选拔程序日趋规范B.官僚群体蔑视权威
C.辅臣权重影响科举公信D.社会公平得到彰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它使得官员之间相互监督,彼此存有戒心,从而不敢胆大妄为,不敢欺下媚上,只能甘心做忠顺的奴才。而最令人忌讳的是……把官员秘密言事变成官员的一项本职工作,因而亦具有特务性质。”这里的“它”指的是(     
A.内阁制度B.司礼监C.奏折制度D.理藩院
2023-03-08更新 | 341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朝中后期,内阁因拥有票拟权而权威渐重,但是内阁首辅进朝时对宦官的态度却愈来愈谦卑,如内阁首辅严嵩、张居正,均需讨好宦官方能长期秉政。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君主专制日益衰落B.首辅成为合法宰相
C.宦官掌握决策权力D.内阁仍需服从君权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