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商朝诸王常以鬼神、排序等意思的字取名,如辛、乙、丁等;而周代诸王多用文、武、成、康等字为名号,并在青铜器铭文中也涉及“懿德”、“天德”、“敬德”等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化的传承受到严重挑战B.王权打破了当时的宗教权威
C.贵族的人伦观念明显淡化D.政治生活中德治观念的加强
2020-05-15更新 | 441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2 . 据《吕氏春秋》记载,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汤乃以身祷于桑林,剪其发,磨其手,祈福于上帝,民乃甚悦,雨乃大至。这一记载的主旨是
A.商王权力受神权制约B.殷商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
C.商汤灭夏乃以暴制暴D.君王顺应民心方能功成名就
2020-03-24更新 | 1006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4月线上自我检测历史试题
3 . 《国语·周语上》中记载:“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史献书,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耆艾(老年人)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据此可知当时
A.统治者重视引导社会舆论B.政治体制已具有近代民主色彩
C.形成了多渠道舆论监督体系D.天子执政一定程度受舆论影响
2020-03-16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0届高三10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4 . 有学者分析殷墟1004号大墓出土的两件方鼎时指出:来源不同的多类神兽融合成混合性的造型,取代了单一独特的崇拜对象,将不同地区的礼仪崇拜合并成共同信仰。其意为
A.中国的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
B.各地接受商王族信仰形成同一崇拜
C.商朝已经形成统治地方的国家力量
D.蕴含着大一统的君主专制权力模式
5 . 商人自称“受命于天、天命恒常”。周人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敬德保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新的天命观,构建了一条“民意——有德——天命”的政权合法性、“革命”合法性的证明逻辑。商到周天命观的变化反映了
A.国家治理不再借助神权
B.统治阶级的自我约束
C.君主利用民意加强集权
D.商朝制度被西周抛弃
6 . 《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还规定,白叟五十岁以后,不再服劳役;六十岁以后免服兵役。并依据户口册核对老年人的家庭及其产业状况,规定“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这说明秦汉之前的养老制度
A.注重礼制和孝道
B.带有宗法色彩
C.受儒家思想影响
D.重视礼法并施
7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汉代《史记》写道“益让帝禹之子启。”由此可见
A.历史叙述具有主观性
B.离事件更近的《战国策》更接近真相
C.历史真相无法考证
D.作为正史的《史记》观点更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019-06-08更新 | 15523次组卷 | 167卷引用: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史记》记载,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汤乃践天子位,代夏朝天下。据此可知
A.分封制度下诸侯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B.商汤的成功缘于他修德务民
C.司马迁修史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D.夏商更替实现了社会的转型
10 .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A.黄帝
B.禹
C.汤
D.纣
2019-04-19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红花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一模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