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1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野史记载没有可信性B.年代久远的文献不具备史料价值
C.历史记载具有复杂性D.历史结论无法确定
2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这两段记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宗法制度早在夏朝就遭破坏
C.益主动将王位让给了启D.史料记录有出入历史无结论
3 . 《礼记·礼运》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下列遗址最有可能的是能体现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的是(     
A.仰韶文化遗址B.二里头遗址C.殷墟遗址D.红山文化遗址
2022-08-15更新 | 1659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8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从甲骨文的内容看,商王做任何事都要经过占卜,占卜时神在甲或骨上所显示的旨令,是吉是凶,能否可行,要以“王占日”的形式决断。商王甚至亲自充作占卜人,主持阔卦发布命辞。由此可见在商代
A.商王完全依靠神旨实施统治
B.占卜是实现王权神化的手段
C.最高权力脱离了神权的限制
D.占卜人掌握着国家最高权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夏商时期,王位世袭有“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两种方式。夏朝主要以“父子相传”为主,商朝两者并有。这些方式
A.利于奴隶制国家的长治久安B.奠定后世王位继承的原则
C.促成了“家天下”观念的出现D.容易导致统治集团的分裂
6 . 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说明
A.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
B.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
C.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
D.大禹禅让于启引发了社会动荡
7 . 《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
①禅让制②世袭制③公有制④私有制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19-08-24更新 | 557次组卷 | 31卷引用: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第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下图所示为商、周的世系图(局部),数字表示王位次序,横向表示父子关系,竖向表示兄弟关系。据此可知,早期中国
A.继承制从兄终弟及变为父子相袭
B.按照血缘的亲疏来分配政治权力
C.王位继承的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
D.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9 . 甲骨文中的“臣”字如右图,像一只闭合的人眼以表达对主人顺从。又据《尚书》记载:“马牛其风,臣妾逋逃。逾垣墙,窃马牛,诱臣妾,汝则有常刑。”我们基本认定商周时的“臣”“臣妾”是指()
A.大臣B.贵族C.奴隶D.农民
2011·上海·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在商代,商王和许多邦国首领都称“王”。不过,商王不仅是本国君长,他还是邦国的                                                                                   
A.国主B.领主C.盟主D.君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