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在地方管理上,从商朝附属国内居民多是聚族而居的内外服制度,到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制度,再到秦汉实行郡县制度,这一发展轨迹(     
A.推动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向B.意味着华夏认同观念逐渐增强
C.使地方割据势力逐渐得到遏制D.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最终确立
2 .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禹死后,其子启继位。这标志着(       
A.国家取代了部落B.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C.部落取代了氏族D.铁器取代了青铜器
3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久远的历史难以形成统一的定论B.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风顺
C.从公天下到家天下是历史的进步D.启的继位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2022-01-01更新 | 616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蓬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史籍载,“殷人屡迁,前八后五。”传统观点认为,频繁迁都是为躲避黄河泛滥;后来有研究表明,政治改革的需要才是关键因素;又有学者提出,继承血案的发生,导致新的商王不愿在旧都当政,遂迁徙。对商代频繁迁都的认识,正确的是
A.宗法制度瓦解是迁都的诱因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经济重心改变是迁徙的关键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2021-12-08更新 | 789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成书不早于西周的《周易》中记载“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学者认为其中的“鬼方”为“远方”。随着甲骨文的出土,学者认识到高宗是商王武丁,“鬼方”为当时的一个部落。这表明
A.商王依赖征伐维护统一B.《周易》的记载不符合事实
C.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D.运用新史料可推动历史研究
2021-03-21更新 | 1336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丁”以前,凡商王法定配偶所生儿子,都有权继承王位,兄弟皆以长幼为序,兄终弟及,幼弟死后王位应复归于长兄之子继承。这说明“中丁”以前
A.父死子继是王位继承主要方式B.未形成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
C.王权继承与宗教活动紧密相关D.王位世袭制度被严重破坏
7 . 商王朝实行内外服制度。所谓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其君主接受商王的册封,大体服从商王的权威。所以商朝实际上是
A.以商国为中心的方国联盟B.以商政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国家
C.不同部落组成的部落联盟D.有共同血缘关系的国家共同体
8 . 据殷墟出土的青铜铭文,发现有外服诸侯派人到朝廷任职现象。这些来自外服的在朝为官者,既是联结内服和外服的纽带,也是商王对诸侯邦国的一种统治方式。这反映出商朝
A.实现了对地方有效控制B.选官制度不断发展
C.蕴含“大一统”思想理念D.宗法关系尚未形成
2020-05-17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在商代,占卜是商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这种方式甲骨卜辞
A.减少了商王决策的盲目性
B.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
C.使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
D.旨在调和贵族间的利益矛盾
10 .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018-06-09更新 | 13229次组卷 | 142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