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   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6291次组卷 | 39卷引用:五年(2019-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 通过甲骨文我们可知关于晚商描述的三个范畴:核心的有商、殷地区,即商的中心区,其次为土,有东土、西土、南土、北土,是指商的附属政权。周边为方,或四方是指疆域之外非商政体,由此可知商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王权制
B.内外服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2019-10-23更新 | 207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2019-06-08更新 | 15522次组卷 | 167卷引用:五年(2019-2023)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4 . 《史记》记载,禹死前禅位给伯益,后来伯益将天下让给了启。战国时期的《竹书纪年》却记载,启在禹死后立即讨伐伯益,夺取了天下。上述记载表明
A.对先秦史的研究应更注重实物史料
B.成书于西汉的《史记》叙述更加客观
C.两书相互印证更为接近历史的真相
D.明辨史料的可信度是研究历史的前提
2018-11-19更新 | 601次组卷 | 6卷引用:史学素养选择题题型03史学原则、方法、史料研究意义-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命题分析及备考指导与演练
5 . 在《古代希腊民主政治》课上,老师叫学生查找课题中的“民主”一词。一位同学找到: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对这两个“民主”班上展开了激烈讨论,以下最合理的一项是( )
A.两个“民主”的意思基本一致,都是指人民能当家作主,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
B.老师所要求查找的“民主”是政治制度,学生找到的“民主”是古人的思想主张
C.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希腊的古代等级社会中,民众都是没有任何民主和自由可言的
D.学生找到的“民主”指的是最高统治者,课题中的“民主”之“民”是被统治者
6 . 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的主要观点是
A.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B.中国早期政治实行君主专制
C.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D.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7 . 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018-06-09更新 | 13272次组卷 | 142卷引用:专题02目的意图类选择题-高考历史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9 . 面对西周大军兵临城下的危局,商纣王却镇定地说:“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是何能为!”西周初年,统治者明确提出了“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表明
A.商朝统治者非常重视敬天尊祖制
B.西周统治者认识到人事重于天命
C.商朝统治者不认可传统的天命观
D.西周统治者接受了儒家民本思想
2016-12-12更新 | 288次组卷 | 4卷引用:中国古代史核心考点03商和西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核心考点精炼
10 . 商朝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发展的重要阶段,其特点不包括(   
A.商朝是商部族位于中心的内外服联盟
B.主要政治制度是内服外服制度
C.弥漫着神权色彩
D.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