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建构起纵向的统治秩序,加强了王权。宗法制则从普遍存在的宗族关系层面,增强了周王的影响力。由此可知西周政治制度建构的出发点是
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防止商朝旧贵族的复辟
C.实现统一有序的国家治理D.维护等级分明的贵族政治
2 . 内外服制度下,商王只被认为是联盟的“诸侯之长”,内外服之间是一种松散的政治联盟;分封制下的周天子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诸侯之君”,西周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郡县制下,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控制,形成君主“独制”格局。这种变化
A.体现了中华文明走向一体的过程B.巩固了血缘纽带的宗法政治体制
C.成为了王朝开拓疆土的主要手段D.持续强化了君主专制的集权统治
2022-01-08更新 | 2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2022届高三9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3 . “王臣”在商周原为王室所有,在王室左右活动。到西周晚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臣”已用来指代自王以下整个周王国里的人。其内涵变化反映了
A.贵族政治的渐趋衰落B.下层民众的身份跃升
C.礼乐制度的严重破坏D.天下一同的观念认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上看,周初,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出土的青铜器,多是周王室的制品,少有封国的器物。迨至西周后期,封国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甚至超过了周王室器物的水平。这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分封制度已经瓦解
C.诸侯威胁了王室的权威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2021-07-07更新 | 538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周代实行“赐姓制度”,即周天子对异姓诸侯的原有之姓重新加以申命,如《左传》记载“周天子封舜后胡公满于陈,赐姓曰妫”。“天子赐姓”在当时
A.造成了大量新姓产生B.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
C.不利于族群间的融合D.旨在顺利推行分封制
6 . 周初在“册命”典礼上,周王宣布封疆的范围、土地的数量,并将区域里的臣民一起赐予受封者,受封者则接受周王赏赐的官爵、奴隶、礼器和仪仗等。“册命”典礼
A.强化了政治隶属关系B.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加剧了诸侯争霸的现象D.建立了封建官僚政治体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将“周天子任命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列在《资治通鉴》之首,司马光意在强调
A.先秦时期政治变革的加速B.周天子开始成为“天下共主”
C.专制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分封制的进一步加强
2021-07-07更新 | 30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西周建立后实行分封制,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召公头于燕,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功臣姜尚于齐。西周分封制的实行
A.是中华文明起源的标志性事件B.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C.实现了周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统治
9 . 西周分封制下,在回答何以治国时,齐国太公望“尊贤尚功”、周公旦则强调“亲亲上恩”,各受封诸侯国因地制宜,视俗立法,形成鲁有“周公之藉”,楚有“僕区之法”,晋有“被庐之法”的局面,这说明西周
A.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有机统一B.周核心价值的异化现象
C.地域差异对王权的巨大冲击D.分封制的固有弊端凸显
10 . 学者王家范研究指出:“宗法制远不是在西周王朝各地统一施行的制度,现在知道至少楚国、吴国都没有实行。”这表明
A.宗法制度已经走向瓦解B.当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C.楚吴两国脱离王室控制D.各封国有较大的独立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