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周代,天子和诸侯对下一等级可以使用亲属称谓,而大夫对国君、诸侯对天子则不能使用亲属称谓,否则将被视为“大不敬”。由此可知,周代
A.极力维护宗法等级秩序B.注重削弱异姓诸侯势力
C.政治权力依据血缘亲疏D.政治等级高于宗法关系
2018-11-17更新 | 300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有史学家认为西周社会与商朝一样,仍是由贵族、平民、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与商代不同的是,西周贵族内部有更细的等级划分,等级的色彩尤其明显。”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合理的解释是
A.分封制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B.宗法制进一步细化了西周贵族等级
C.世袭制造成了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神化了西周王权
3 .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
2019-05-26更新 | 20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7届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上期统练(一)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018-10-11更新 | 235次组卷 | 8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历史试题
5 . 西周初年,武王去世,周公辅佐成王,开创周朝大业。战国时,魏国率先模仿西周产生了文侯、武侯和惠成王,而后,诸侯国间此风盛行。这本质上说明
A.魏王们非常尊崇周朝先王
B.诸侯争霸,周王地位受到挑战
C.各国想藉此继承周王权威
D.周王室衰微,宗法制趋向崩溃
2017-11-17更新 | 309次组卷 | 18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018-06-27更新 | 226次组卷 | 48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一次形成性检测历史试题
7 . 《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注】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2016-11-27更新 | 386次组卷 | 39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C.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2019-01-30更新 | 671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9 . 中国衣冠服饰制度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这表明先秦时期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
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
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2018-12-17更新 | 245次组卷 | 3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天津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017高三·河北·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尚书·大传》说:“古者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孙虽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孙贤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谓兴灭国,继绝世。”材料反映了
A.安土重迁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础
B.嫡长子并非封国唯一的继承人
C.世代相传的采地是维系宗法体系的纽带
D.封地是诸侯世袭的私有财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