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1 .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周王姓姬)独居五十三。”这段材料能够说明西周分封制中分封的主要对象是
A.周王的亲族
B.在战争中立功的将士
C.周王的姻亲
D.商朝的王族和贵族
2016-10-12更新 | 272次组卷 | 28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宝坻区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三校联考历史试卷
2 .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B.宗法制
C.分封制D.郡县制
2016-11-18更新 | 584次组卷 | 59卷引用:【校级联考】天津市宝坻区普通高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三校联考历史试卷
3 .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不正统,遭到历代官吏的非议或史学家的谴责。出现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她通过不正当手段即位
B.在古代妇女不能参与政治
C.武则天的执政能力不佳
D.受到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
4 . 《礼记•礼器》云:“太庙之内敬矣。君亲牵牲,大夫赞币而从:君亲制祭,夫人荐盎君亲割牲,夫人荐酒。”材料中“君”的行为
A.表达对神灵虔诚和崇敬
B.突显自己特殊政治地位
C.强化皇权神圣不容僭越
D.彰显家国一体祥和精神
5 . 据《史记》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周与鲁的关系是
A.父子
B.兄弟
C.平等
D.大宗与小宗
2016-11-27更新 | 266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2017学年天津市六校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6 . 4月5日是清明节,网上祭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它借助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征,将现实的纪念馆与公墓“搬”到网络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祀已逝亲人。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有了现代化的气息。清明节扫墓祭祀的做法与我国历史上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A.分封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D.世袭制
7 . 史学家钱穆指出,在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作副官称相,照历史传统讲,贵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最重要事在宰杀牲牛,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到了秦、汉统一,宰相不但要管国家政务,还要管及皇帝的家务。据此可知
A.封建社会贵族特别重视祭祀活动
B.秦汉沿袭“国”“家”同治传统
C.宗法制度对古代政治制度影响深远
D.汉代宰相位高权重引起皇家关注
8 . 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
B.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增强
C.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
D.分封宗法体制逐渐解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时期,许多彝铭(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载有“铸兹宝值,以享以孝于大宗皇祖、皇妣、皇考、皇母”和“其万年子子孙孙永用享孝于大宗”等辞语。这些铭文反映了当时
A.宗法关系与皇权相结合
B.祭祀旨在宣扬君权神授
C.血缘关系影响政治生活
D.僭越周礼的行为被遏制
10 . 古代中西方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都出现过贵族政治逐渐削弱的现象。下列事件与这一现象无关的是
A.嫡长子继承制度确立B.“解负令”颁布C.雅典陪审法庭设立D.《十二铜表法》颁布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