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古代中国
A.以民为本的思想
B.家国同构的观念
C.分封及宗法意识
D.君舟民水的理想
2 . 《春秋左传》中有一段关于宗法制的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注】无适:没有嫡子。钧:均等。)这段记载说明
A.宗法制下都是按年龄大小来确定继承人
B.春秋时期只能靠占卜来解决继承问题
C.古代宗法制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实施办法
D.贤德是宗法制确立继承人的首要依据
2016-11-27更新 | 386次组卷 | 39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C.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2019-01-30更新 | 671次组卷 | 25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4 . 甲骨文的发现使得殷商历史得以证实。它记载的商王世袭继承中已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还记载了商王与周边部族的一些礼节。说明了商代
A.宗法制的雏形出现B.重鬼事神的意识成为主流
C.王位世袭制得以出现D.形成严密的中央政治体制
5 . 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这充分表明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A.等级关系严格
B.世卿世禄
C.神化专制王权
D.家国一体
2018-11-23更新 | 237次组卷 | 17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份四校联考历史试题
6 .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
时间史实
周平王四十七年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
周平王四十九年郑伯弟段作乱
周桓王二年卫弑其君桓公   
周桓王十年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
A.宗法破坏,贵族内讧B.王室衰微,诸侯兼并
C.礼崩乐坏,等级不存D.封邦建国,众星拱月
2018-11-01更新 | 193次组卷 | 24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宗法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018-11-02更新 | 220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津市东丽区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武王灭商后,封纣王儿子为诸侯,又封黄帝神农、尧、舜、禹的后代为诸侯,让他们延续濒于灭绝的祖先祭祀,这种“兴灭国继绝世”的政治行为备受古人推崇,这反映了
A.古代人对血缘延续的重视
B.古代人对政治文明的追求
C.分封制有利于巩固政权
D.武王政治统治艺术高
9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然所谓‘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贤’,乃传子法之精髓,当时虽未必有此语,固已用此意矣。盖天下之大利莫如定,其大害莫如争。任天者定,任人者争。”这表明
A.立嫡以长加强了对地方控制
B.贵族统治有利于政治垄断
C.宗法传子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D.宗法制有利于选拔优秀官员
2019-04-25更新 | 153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8—2019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卷
10 . “姓氏寻根”“族谱编修”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