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  )
A.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B.中央集权制的危害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九品中正制的残余
3 .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2019-01-30更新 | 3569次组卷 | 60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北省承德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名校联考考卷历史试题
4 . 图1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2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
A.嫡长子继承制B.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C.“国”与“家”结合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019-01-30更新 | 779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 “”像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祖先牌位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D.铁制农具.
2019-01-30更新 | 2624次组卷 | 3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一观点实质上(  )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C.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
2019-01-30更新 | 67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8衡水名师原创历史专题卷: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行在强调
A.尊祖敬宗是人本性
B.封邦建国利于统治
C.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家国亲情本是一体
2019-01-22更新 | 171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北省沧县风化店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春秋时期被灭的诸侯国有60个以上,但其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华)夏国相灭只占极少数,姬姓相灭的例子尤少。这一现象说明
A.周天子权威足以维持秩序
B.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利于国家统一
C.宗族和姻亲关系发挥作用
D.诸侯国之间力量势均力敌
9 . 西周初年,天命先王的“威仪”是国家与社会的行为准则,而春秋后期,贵族社会从人伦之外寻找社会的合理法则,“礼”被特别强调,并作为维护社会制度的有效手段。这一变化
A.成因是家国一体局面的形成
B.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
C.说明文化革新早于社会变迁
D.与宗法体系面临冲击有关
10 . 《资治通鉴》记载:“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这一事件史称“玄武门之变”。高祖李渊被逼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李世民的做法违反了
①孔子倡导的“礼”
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西周确立的宗法制
④唐朝确立的选官制度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19-01-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