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明代徽州文书记载,某一时期乡村的边界纠纷、交易纠纷、侵害地权、采伐林木等土地纠纷共计75例(见下表)。这反映了
A.传统乡村宗族社会的特征B.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C.封建社会法律法规不健全D.地方势力强大,影响中央权威
2 . 周代实行“媵嫁制度”,《左传》有“诸侯一聘九女”的记载,是说如果齐国等异姓诸侯的一位公子娶一位周家姬姓女子的话,他就可能从三个姬姓国家娶来九位夫人,和许多异姓国家结成婚姻关系。据此可推知,这一制度
A.维护了分封制的统治秩序B.违背了分邦建国基本原则
C.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固D.瓦解了西周初年的宗法制
2021-06-07更新 | 70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五一中学2021届高三考前定位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3 . 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魏晋时期,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组织编修谱煤著作,“至宋而私谱盛行,朝廷不复过而问焉”。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
A.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B.社会阶层流动加剧
C.商品经济发展弱化宗族认同D.封建等级观念瓦解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继位,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据《史记·晋世家》记载,自叔虞成为唐国国君至韩赵魏三家分晋止,共有三十八位国君,其中父子相继的二十八人,兄终弟及的五人,叔夺侄位的四人。这表明当时
A.王位世袭制度衰亡B.分封制度开始解体
C.宗法制度受到冲击D.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2021-05-18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丙卷)
5 . 在先秦文献中,“母弟”一般是指国君或宗子的同母弟。在《春秋》《左传》《公羊传》等文献记载中,只有诸侯的“母弟”才被称为“弟”,异母弟则被称为“公子”。这主要是为了
A.强化宗法观念B.维护母系权威
C.突出分封差别D.体现礼乐教化
2021-05-18更新 | 212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中部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左传》记载,春秋中期,卫定公聘(出使)晋的时候,晋国欲使其会见逃亡到晋的卫臣孙林父,卫定公夫人劝卫定公会见,其主要理由便是孙林父为“先君之宗卿之嗣”。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B.传统等级秩序基本崩溃
C.社会转型推动人才流动D.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
7 . 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成王年幼,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政,引起管叔,蔡叔等贵族的不满,纣子武庚拉拢二叔起兵,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二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材料三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决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随意推者也。不待始皇并天下,而文物之道尽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初实行分封制的目的。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有关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信息。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西周制度设计上存在什么缺陷?
8 . 据《史记》等文献记载,周武王临终前曾考虑到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意欲让周公旦继承王位,但周公旦最终却并未即位而是由年幼的成王(武王之子)登基,自己精心辅政,平定武庚,管蔡等人的叛乱,最后归政于成王。周公旦的举动
A.稳定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B.促进西周分封制的完善
C.说明当时王位继承秩序混乱D.维护了周朝的统治秩序
9 . 《南史·王懿传》记载:“北土重同姓,并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若不至者,以为不义,不为乡里所容。”这反映了北朝(        )
A.宗法制得到继承和发展B.北方经济领先于南方
C.强调同宗族的相互帮助D.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
10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小题。

材料一   ①为了加强对广大被征服地区的控制,西周王朝②把子弟、同姓和亲戚分封到全国各个战略要地。《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载:“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而在周公东征以后,又“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把周王族子弟,诸如“文之昭”“武之穆”“周公之胤”等分封在全国各地。据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桓公二年说:“③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二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诸历史学家对西周宗法制的评论:

范文澜认为“西周封建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④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

许倬云认为⑤周代封建社会的上层,君统与宗统叠合,政治伦理与亲族伦理合一。

王国维认为“⑥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藉而争之易生,其敝将不可胜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和实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