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5 道试题
1 . 《大学》曾子语,“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吕氏春秋·谕大》载,“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材料反映出
A.古代家国同构的文化理念B.古代家国一体的政治特征
C.古代中国社会的统治秩序D.宗法思想影响到国家政治
2020-04-15更新 | 3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封君与周王室之间,除军事与经济联系外,还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通婚、封赏等方式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周人统治的机制从而取得了道德的意义。这反映出西周
A.王室强化对封君的垂直管理B.推行儒家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
C.礼乐制度是西周政制的核心D.宗法关系成为维系王权的纽带
3 . 宗族,是同一姓氏世代相传的家族,宋代宗族发展受到社会冲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地主阶级中占主要地位的是品官地主。宋代的门第观念,已经趋于淡薄,“家不尚谱牒,身不重乡贯”。品官地主除享有规定的特权外,还逾越规定乘机兼并土地。大部分品官地主在死后,其财产很少保持到三代以上。

——据宁欣《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宗族受到冲击的原因。
(2)概括指出范仲淹义庄所定规则体现出的理念,并说明其建立义庄的目的。
4 . 《公羊传》中对“莒人灭鄫”的解释是:春秋时,鄫国国君立其外孙为继承人,其外孙是莒国国君之子,《春秋》遂书“莒人灭鄫”。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王位继承制度混乱B.春秋笔法秉笔直书
C.宗法观念根深蒂固D.开辟外戚干政先例
2020-11-27更新 | 157次组卷 | 23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周王将贵族连同他们的宗族分封到新征服土地上,而不像商代在原部族居地就地册封,这样各封国内就逐渐融合成以地缘为基础的新族体。这说明周初分封(       
A.导致宗法制趋向瓦解B.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促进了国家形态的进步D.淡化了血缘关系的政治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人用大量的称谓词,如“表”“堂”“外”“亲”“干”“继”“曾”“元”等,以进一步区分亲疏远近关系。与这一文化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汉字艺术的产生B.邻里关系的和睦
C.多元文化的发展D.宗法观念的形成
2020-01-22更新 | 288次组卷 | 22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为了加强周天子的政治统治,西周实行了
①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宗法制          ④内外服制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8 . 西周时期,“凡属违犯国法的行为必定为家法所不容,同样违犯家法的行为也为国法所难容”。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多在宗庙中接受国法和家法的制裁。这说明,当时
A.统治者极力推行严刑峻法B.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
C.法律内容开始趋向宗法化D.宗法秩序有待国家法律维护
2020-01-17更新 | 656次组卷 | 20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被周边民族认同、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是在
A.西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五代十国时期
2020-01-17更新 | 331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周代宗法制的完善,使宗统与君统结合起来。这一结合
A.标志君主专制制度确立B.使王权较商代有所强化
C.意味着中央集权的加强D.确保周王天下共主地位
2020-01-16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