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简答题
(1)分封制内容
(2)宗法制目的
(3)宗法制核心
(4)分别解释三公九卿的职能
2020-06-0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墓祭是我国传统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材料中的习俗
A.起源于西周初期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C.受外来文化影响D.受宗法观念的影响
3 . “香火点燃,袅袅青烟把怀念牵系,张张变的纸钱,担当起阴阳的信使。”这是一名网友为纪念他的父亲在博客上发表的一首原创诗歌。时下,上网扫墓、发微博祭祖渐成主流。祭祀祖先的传统起源于
A.王位世袭制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等级制度
2019-11-04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4 . 北京四合院内宅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两厢次之”,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和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一妻多妾的制度下,东侧为尊,正室居住,西侧为卑,偏房居住。此材料是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特点的体现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方国制
2019-11-04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6 . 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从世家大族的家训、家谱,到普通百姓的家教、家规,传递的都是种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下列各项与此现象相关的是(  )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7 . “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专制王权得到强化
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D.家国同构局面确立
2019-07-10更新 | 854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五地六市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祠堂祭祖属“展亲大礼”,也称之为“报本之礼”,是宗族的头等大事。这种现象源自于我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天子即天下之大宗,诸侯即一国之大宗。同姓诸侯相当于天子之小宗,异姓诸侯则通过婚姻,与天子维护甥舅之亲,全国近似于一个大家庭”。这一观点反映中国早期国家制度
A.血缘政治与官僚政治相结合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家国一体的国家政治结构
D.最高统治集团权力趋向集中
2019-06-28更新 | 312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四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西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王朝,其制度影响深远。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西周社会是由贵族、平民和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各阶级内部有较细的等级划分。《左传昭公七年》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役使)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台。”其中王、公、大夫为贵族,士为最低等级的贵族。士以下为奴隶,奴隶又分为皂、舆、隶、僚、仆、台六个等级。平民又分为国人与野人。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
(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西周社会结构的特点,并说明背后反映的政治状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