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周天子年老了,按照周朝的继承原则,如表的四人中最应该成为继承人的是(     
大儿子能够领兵打仗庶妻生
二儿子资质较为平庸正妻生
三儿子能够治理国家正妻生
小女儿最受周王喜爱正妻生
A.大儿子B.二儿子C.三儿子D.小女儿
2 . 这一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血缘认同制度,它规定了同一血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据此可知,该“制度”是(       )
A.内外服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在某项制度作用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   《左传》),形成了系统而完整的制度。这项制度涉及(     
A.宗法制B.皇帝制C.井田制D.行省制
4 . 周王的儿子有嫡、庶之分,嫡子有长、幼之别,于是规定“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等。该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等级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我们湖南的南岳建有“忠烈祠”,纪念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这一做法主要受中国古代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度B.分封制度C.皇帝制度D.宗法制度
6 . 人们一般认为家谱起源于宋代,其实家谱的雏形在殷商卜辞世系关系中就有所反映,隋唐以前,家谱修撰已相当发达,大量家谱书籍问世,只是大多未留传后世,这表明我国
A.分封制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
C.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已经消亡
7 . 《诗经·公刘》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这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A.宗法制B.郡县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
8 .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其诸子为争夺爵位而兵戎相见。按照当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齐桓公国君位置的是(  )
A.二儿子,齐桓公正妻所生B.大儿子,齐桓公最宠爱的妾所生
C.三儿子,与大哥同母,手握兵权D.四儿子,为齐桓公最喜爱的儿子
2020-12-21更新 | 42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郴州高三上期第一次教学质检历史试卷
9 . 《春秋左传》中有如下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这说明在当时
A.宗法关系趋向于瓦解B.王位继承有内在规则
C.选官制度越来越完善D.贤德是择君首要依据
10 . 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齐相,掌握齐国国政。八年后,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后来田恒的后代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先秦诸侯斗争激烈B.宗法制遭到破坏
C.周王任命各国官吏D.礼制的不断发展
2020-11-19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