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大司徒“以乡八刑纠万民”,“八刑”指的是“不孝之刑”“不睦之刑”“不姻之刑”“不弟之刑”“不任之刑”“不恤之刑”“造言之刑”“乱民之刑”。这说明西周时期(     
A.重视维护伦理秩序B.外儒内法理念初步形成
C.贯彻明德慎罚原则D.礼乐制的教化功能突出
2 . 《白虎通义.德论》记载:“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A.血缘B.财产C.宗教D.地域
2022-07-08更新 | 582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3 . 西周金文中有不少“支子(庶子)不祭”原则的记载。但因社会变迁、家族繁衍迁徙及家族内部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支庶独立祭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血缘宗法原则未被遵守B.礼乐制度走向瓦解
C.尊宗敬祖思想发生动摇D.宗法制度存在张力
4 .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______制取代禅让制。
________制:商王直接控制______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据记载,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____________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西周(1)分封制:______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____________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侯在国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2)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____________制。
(3)评价: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________,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4)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相配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5)商周政体的共同特征: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________________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______”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______来影响朝政;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春秋战国春秋时期,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关系瓦解,贵族等级____________开始解体;战国时期,各国进行重大改革,____________加强,______制、______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2022-05-30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前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记》记载:“成王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管蔡之乱说明了
A.宗法制确有建立必要B.分封制必致地方叛乱
C.周公确有夺位之想法D.分封血亲易导致对抗
7 . 据史籍记载,商代约550年间共传17代商王,而西周270余年间却传了11代周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制度因素是
A.世袭制B.分封制C.兄终弟及制D.嫡长子继承制
2021-04-22更新 | 313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1届高三4月选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据《史记》记载:“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同“嫡”),数欺诸侯,诸侯叛之。”由此可知,周幽王之死的制度性原因是违背了
A.禅让制B.内外服制C.宗法制D.分封制
9 . 西周和春秋时期,所有宗族都设有宗子或宗主作为族长,掌有主管全族的一切权力。按照史籍记载,周天子要处死某个贵族之时,需要事先知会该贵族的宗主,诸侯要处分国内的贵族也是一样。否则就是“非礼”,可能会引发矛盾甚至是内乱。这表明先秦宗法制度
A.有助于维系社会稳定B.形成了严密等级秩序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强化了周天子的权威
10 . 《论语》记载:“列诸主在太祖庙堂,太祖之主在西壁东向,太祖之子为昭,在太祖之东而南向,太祖之孙为穆,对太祖之子而北上,以次东陈,在北者日昭,在南者为穆,所谓父昭子穆也。昭者,明也,尊父,故曰明也;穆,敬也,子宜敬于父也。”这表明
A.宗法制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C.周王拥有天下共主的地位D.宗法制具有浓厚神权色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