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20-21高三下·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叔虞死后,其子燮继位,迁居晋水之旁,改国号为晋。据《史记·晋世家》记载,自叔虞成为唐国国君至韩赵魏三家分晋止,共有三十八位国君,其中父子相继的二十八人,兄终弟及的五人,叔夺侄位的四人。这表明当时
A.王位世袭制度衰亡B.分封制度开始解体
C.宗法制度受到冲击D.血缘纽带关系弱化
2021-05-18更新 | 201次组卷 | 4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3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丙卷)
2 . 据相关资料记载,西周时期姬姓贵族频繁地与姜姓联姻,周王室和姬姓侯国的通婚对象基本以异姓诸侯为主,从而使各自都有血缘关系。由此可推知
A.“家天下”的观念开始出现B.贵族联姻强化了凝聚力
C.母系血缘的亲疏受到重视D.分封制化解了各国矛盾
2021-05-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2020-2021学年高二4月联考历史试题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王国维在《殷商制度论》中指出,商代继统制度以弟及为主、子继为辅,兄弟之间常有争位影响王朝稳定。涂白奎对卜辞等资料分析后,认为商朝继统制度以“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也是被王室内部认可的合法形式。据此可知,商朝“兄终弟及”的方式
A.获得了王室内部一致认可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弱化了血缘纽带关系D.加强了王族对权力的掌控
2021-02-04更新 | 163次组卷 | 7卷引用:超级全能生2021届高三2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Ⅰ卷)
4 . 先秦早期,"父慈子孝"的思想屡见于典籍之中,到了战国末年,"父为子纲"的思想逐步掩盖了"父慈","父慈"观念隐而不见。这一变化反映出
A.宗法观念逐渐形成B.宗法等级秩序日益松弛
C.战争动摇血缘亲疏D.政治变化影响亲情伦理
5 . 《周易》称:“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孔子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贾谊《新书》称:“君者,民之父母也。”这些现象典型说明了古代中国
A.宗法制下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B.儒家思想追求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
C.家国同构状态下的名分及其等级秩序
D.中央集权制下的官僚机构及社会管理
6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宗法制度是维系同姓的纽带的话,那么同姓不婚制则是其补充,大宗百世不迁,同姓百世不婚,这是维系周代举国上下紧密团结的两条纽带,不可或缺。"这表明,同姓不婚制的实行
A.促进了宗法制的形成B.扩大了周朝统治基础
C.消弭了大宗小宗矛盾D.削弱了周天子的权威
7 . 2008年2月8日,马英九回到通霄马家庄祭祖,马英九先到祠堂上香献果,并与民众同乐,高唱“我们都是一家人”。与该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
2020-11-11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7
8 . 刘邦认为“天下同姓一家”,大封刘氏子弟以共享富贵,同时以“孝”为宗族纽带告诫诸侯安守本分。诸侯们认为,既然和皇帝为一家,中央和诸侯只是特殊的国家关系,所以中央无权干涉诸侯国内政,更无权削藩。这种分歧
A.汉景帝时得以解决B.严格区分大宗和小宗
C.体现“家国同构”思想D.导致中央集权削弱
19-20高三·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因而过节总不忘祭祀先祖,摆好香炉安放供桌,供奉食物或鲜花以表心意。与这一传统的形成关联最密切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禅让制
2020-11-0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新东方】高中历史201
10 . 按族聚居于城邑是先秦主要的生产、生活形态。但到战国中后期,社会上频繁出现离开城邑而居于郊野的“赘婿后父”,赘婿即已婚、定居于女家的男子。这种现象折射出
A.宗族观念在战国时逐渐消亡B.土地制度和宗法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C.分封制已难以适应社会需要D.当时的婚姻形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