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有史学家认为西周社会与商朝一样,仍是由贵族、平民、奴隶三大阶级构成的。与商代不同的是,西周贵族内部有更细的等级划分,等级的色彩尤其明显。”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合理的解释是
A.分封制使周王处于天下共主的地位
B.宗法制进一步细化了西周贵族等级
C.世袭制造成了贵族把持政权的局面
D.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神化了西周王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2018-10-11更新 | 235次组卷 | 82卷引用:2011届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9月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西周时期,在祭天或祭祖完毕之后,天子会拿一块作供品用的肉来赏赐给某一诸侯。这个诸侯会感到非常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得很。这反映出当时
A.周文化的延续性
B.宗法制的稳固
C.神权的至高无上
D.王权高度集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为封国问题大伤脑筋,出现过严重的封王反叛,但历代皇帝照封不误。中国古代封国不断主要在于
A.分封制度的优越
B.宗法关系的存在
C.专制皇权的需要
D.地方势力的强大
5 . “凡子受父母之命,必籍记而佩之,时省而速之……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是,犹为不顺之子。”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宗法关系中长尊幼卑B.体现了宗法制度强调血缘纽带
C.体现了宗法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D.此做法有利于凝聚宗族
6 . 早在周代,“妻”是指庶人配偶或宫中女御。如《礼记·曲礼》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汉代以后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唐、宋、明、清各朝还对高官的母亲或妻子加封,称诰命夫人。据此可知
A.森严的等级制度被打破
B.妇女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C.男权在社会中居于主导
D.分封制和礼乐制的崩溃
7 . 王国维《观堂集林》载:“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其所肯定的周王朝崭新政治制度有
①立嫡立长之制
②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③封建子弟之制
④三公九卿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材料反映的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三公九卿制
D.郡县制
10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下列选项中属于“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强化
B.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C.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
D.思想控制不断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