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古之所谓国家者,非徒政治之枢机,亦道德之枢机也。使天子、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典礼,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这一论述表明
A.分封制促进了统一国家形成B.宗法制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C.我国民主政治在周代已萌芽D.民本思想是古代的治国理念
2 . 齐宣王谓田过曰:“吾闻儒者亲丧三年,君与父孰重?”过对曰:“父重。”王忿然曰:“曷为士去亲而事君?”对曰:“非君之禄,无以养吾亲;非君之爵,无以尊显吾亲。凡事君,以为亲也。”宣王悒然,无以应之。据此可知,当时
A.人伦关系与政治关系具有统一性B.移孝作忠成为主流思想
C.忠孝观念有利于专制制度的加强D.纲常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2020-04-22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百校联盟2020届高三4月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全国Ⅰ卷) 历史
3 . 沈诸梁,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封地在叶邑(今河南叶县),自称叶公。其后裔有以叶为姓者,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现在一些地区还有沈、叶两姓不通婚的习俗。这一习俗的根源是
A.礼乐制度B.宗法制C.君主专制D.分封制
4 . 《南史·王懿传》记载:“北土重同姓,并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赡,若不至者,以为不义,不为乡里所容。”这反映了北朝(        )
A.宗法制得到继承和发展B.北方经济领先于南方
C.强调同宗族的相互帮助D.儒学统治地位受冲击
5 . 西周时期,“凡属违犯国法的行为必定为家法所不容,同样违犯家法的行为也为国法所难容”。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多在宗庙中接受国法和家法的制裁。这说明,当时
A.统治者极力推行严刑峻法B.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
C.法律内容开始趋向宗法化D.宗法秩序有待国家法律维护
2020-01-17更新 | 656次组卷 | 20卷引用:天一大联考皖豫联盟体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甲骨文的发现使得殷商历史得以证实,它记载的商王世系继承中已出现类似“嫡”“庶”的词语,祭祀的对象有祖先和天帝、日、月等诸神,且祭祀祖先的规模和频率超过了其它神,还记载了商王与周边部族的一些礼节。这说明了商代
A.宗法制的雏形出现
B.重鬼事神的意识淡化
C.王位世袭制开始出现
D.形成严密的政治联系
19-20高二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出纳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相当独特的社会现象,如“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另外,燕太子丹曾为质于赵和秦、嬴政的父亲异人曾为质于赵等。这种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血缘宗法体制日益衰败
B.东周王室共主地位下降
C.国家正由分裂走向统一
D.诸侯国间极力谋求信任
2019-10-25更新 | 27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如皋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历史选修试题
8 . 《左传》载:晋襄公去世时,赵盾以年纪太小为由欲废太子而立公子雍,襄公夫人坚决反对,赵盾也担心国人反对,最终立太子夷皋为国君。楚平王去世时,令尹子常欲立子西,子西认为“王有适嗣,不可乱也”,太子壬最终继位。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嫡长子继承制仍在延续
B.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
C.王位继承方式逐渐增多
D.分封制度遭到了破坏
9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
妻(正室)A.三哥(20岁,弱智)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C.大哥(25岁,聪慧)
妾二(侧室)D.二哥(22岁,残疾)

A.A
B.B
C.C
D.D
2019-08-27更新 | 285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2-2013学年江西省崇仁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10 . 关于宗法制的评述中,正确的是
①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②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③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
④有利于强化皇权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19-08-10更新 | 142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2012学年山东省临清三中高一上学期第四次学分认定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