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7 道试题
1 . 与宗法制运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A.平民B.诸侯C.贵族D.官僚
2019-08-20更新 | 187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2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019-08-13更新 | 738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4届吉林省龙井市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中国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下,国君往往有许多儿子,理论上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然而国君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维承人,这使得各王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这实质上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王权至上
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2017-08-23更新 | 248次组卷 | 3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油田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诗经》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则材料最能说明西周
A.实行分封制巩固统治
B.分封制与宗法制并行
C.实行宗法制维护政治体系
D.通过宗法制实现权力集中
5 . 在中国古代社会,收养养子时,往往有“异姓不养”的规定。如明清律法都规定,若收养异姓子为嗣,则收养人和送养人都要被杖六十下,其子归宗(即送回送养人家中)。下列制度与此规定有关联的是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2018-12-21更新 | 67次组卷 | 43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6 . 家谱是记载某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作用。中国古代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郡县制
8 . 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
B.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
C.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
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
9 .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A.春秋时期宗法分封制难以维持
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
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有的制度
10 . 西方历史上女性继承王位者屡见不鲜,时至今日,英国、丹麦等国的国家元首依然是女王,但我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普遍排斥女性,遵循父系单系世系的原则。造成中西这种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专制权力的强弱不同
C.欧洲女权至上的传统
D.受中国宗法制的影响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