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   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6294次组卷 | 39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在中国的很多自然村一般只有一个姓氏,村民是同一个祖宗的子孙后代.有相同的血缘关系,如村名则有大李村、高家庄、刘家湾、大路徐家等。与这一现象有关的因素是
A.分封制遭到破坏B.礼乐制度的推行
C.地理环境的制约D.宗法观念的影响
2019-12-1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禅让制
2019-12-03更新 | 518次组卷 | 6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把周王朝实行的某种制度称为“亲属等差递减制度”,并认为这一制度虽然不能根绝但至少成功地阻止或避免更多的阴谋、流血和战争,它的力量影响中国社会达三千年之久。该学者评价的制度是(  )
A.世官制B.嫡长子继承制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
2019-11-11更新 | 325次组卷 | 45卷引用:贵州省兴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宗法制及宗法观念        (  )   
记述出处
“(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周礼·春官》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北宋)刘恕《通鉴外纪》
“谱系之作,所以敦孝悌、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

A.始于西周并在古代中国长期传承B.逐渐渗透到社会和民众日常生活
C.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国家统一D.成为传统史学的主要内容和载体
6 .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前有一副楹联:“一本所生,亲疏不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下列制度与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相关联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士族制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个人观念淡漠
2019-09-29更新 | 3260次组卷 | 146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实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8 . 在中国古代社会,“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从政治角度看,古代社会中“国”和“家”的重要联结点是
A.禅让制
B.察举制
C.郡县制
D.嫡长子继承制
2019-08-07更新 | 123次组卷 | 20卷引用:贵州省铜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对中国人来说,有家就有家风。从世家大族的家训、家谱,到普通百姓的家教、家规,传递的都是种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下列各项与此现象相关的是(  )
A.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10 .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祠堂祭祖属“展亲大礼”,也称之为“报本之礼”,是宗族的头等大事。这种现象源自于我国古代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