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0 道试题
1 . 商代的继承制度是父死子继,辅之以兄终弟及。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这种变化
A.标志着“家天下”局面的开始B.避免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斗
C.利于维护王权权威和政治稳定D.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统治秩序
2 . 下图为商代王位传承示意图。图中横箭头表示兄弟关系,竖箭头表示父子关系,斜箭头表示堂兄弟或叔侄关系,数字表示即位顺序。该图示内容表明商朝
A.嫡长子继承制逐渐确立B.王位继承缺乏制度规范
C.兄终弟及方式渐趋成熟D.血缘宗法关系影响深远
3 . 西周宗法制度是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琉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据此可知,宗法制
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B.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
C.成为各级贵族生活准则D.形成完备的政治体系
2021-06-25更新 | 475次组卷 | 19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二十五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据如表可知,《诗经》(        
资料出处
“文王孙子,本(宗)支(子)百世。”《诗经·大雅·文王》
“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栋梁)。”《诗经·大雅·板》
“此令(和睦)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痛(意为害)。”《诗经·小雅·角弓》
A.主张约束民众行为B.深受宗法观念影响
C.提倡削弱诸侯权力D.劝导君主以德治国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
A.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
B.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
C.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
D.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家族的和睦
6 . 周代已形成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在《诗经》中,祭祀祖先的诗歌最多,而在祭祀祖先的诗歌中,又以祭祀文王、武王的诗歌为多。这表明
A.嫡系血统关系受到重视B.分封制更注重王室贵族
C.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强化D.王位继承制度已臻完善
2020-07-02更新 | 715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华侨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2019-01-30更新 | 1750次组卷 | 95卷引用:2010年广东广州市番禹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出现这种现象是
A.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
C.宗法制的影响D.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
2021-04-27更新 | 471次组卷 | 80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据表可知,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君主继承方式基本情况
商朝前期商朝后期西周东周
“兄终弟及”47%42%9%17%
“父死子继”53%58%91%83%

A.血缘政治走向瓦解B.嫡长子继承制确立
C.社会宗法观念增强D.君主专制统治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春秋时期,宗族之间的兼并异常激烈,“纳其室”、“分其室”、“兼其室”、“并其室”的事件层出不穷,许多政坛上的强宗大族因而亡宗灭族。这一现象
A.表明分封制遭严重破坏B.说明宗法制已无法存续
C.有助于官僚政治的形成D.证实了井田制开始崩溃
2021-05-10更新 | 462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河西校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