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
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
2021-08-31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是我国旧式婚礼中的惯常礼仪。这种“敬天法祖”民俗出现的制度因源可以追溯到
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度C.宗法制度D.皇帝制度
3 . 《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能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B.世官制C.禅让制D.宗法制
4 . 谭咏麟是中国著名歌手、音乐人、演员,在华语地区有“谭校长”的称号,其妻杨洁薇在2011年正式把情人朱咏婷(其子为谭晓风:谭咏麟唯一儿子)扶正而杨洁薇转而潜心修佛。该现象与下列哪种制度有关(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度D.嫡长子继承制度
2021-08-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成都市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三上·浙江温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隐长又贤,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母贵,则子何以贵?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长子继承C.皇位世袭D.封土建国
2021-08-20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部分学校2021届高三8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史载文王“以受命始造周国,故天下君之。其子孙适(嫡)为天子,庶为诸侯,皆百世”。如缺嫡其补充制度是“无适(嫡)则择立长,年钧(均)以德……王不立爱,公卿无私”。文中西周得以“百世”传承所实施的制度是
A.分封制B.宗法制C.礼乐制D.嫡长子继承制
8 .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蕴含着“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中秋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2021-08-16更新 | 257次组卷 | 68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9 . 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包括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材料中“制度”的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阶级矛盾B.保障贵族特权C.维护礼乐制度D.巩固统治秩序
10 .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下列选项中能体现对西周制度概括的是
A.分封制度,天下归帝B.集权制度,天下归私
C.宗法制度,天下归嫡D.礼乐制度,天下归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