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88 道试题
1 . 当今民间的修“家谱”,“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的现象,源起于
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皇帝制度
2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
妻(正室)A.三哥(20岁,弱智)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C.大哥(25岁,聪慧)
妾二(侧室)D.二哥(22岁,优秀)

A.AB.BC.CD.D
4 . 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历宋、元、明三朝,十五世同居共食达三百余年,鼎盛时有3000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曾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A.封建国家的倡导B.分封制的产物C.君主专制的需要D.宗法制的影响
2021-01-14更新 | 231次组卷 | 24卷引用: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殷周制度论》中有:“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这段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
A.通过主要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统治
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周王权
C.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
D.通过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分封制下的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一诸侯一一卿大夫一一士”的等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与卿大夫合二为一,出现了“士大夫”的称谓,并越来越成为官僚、贵族和有名望的知识分子的统称。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封制瓦解推动社会各阶层双向流动
B.学子积极入仕扩大了国家统治基础
C.宗法制构建的社会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士大夫成为旧的社会解体的主要力量
2021-01-13更新 | 243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届高三(承智班)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春秋中后期效力于卿大夫的家臣流动性增强,家臣“从一而终”、“不事贰君”的观念被打破,“臣一主二”之事更是屡见不鲜。这说明了
A.官僚政治开始形成B.宗法分封制的瓦解
C.百家争鸣局面形成D.儒学主流地位确立
2021-01-10更新 | 1242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历史试题
8 . 下图“春运回家”是安全春运宣传海报,“春运”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2016年春运大军达37亿人次,相当于让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搬一次家,恶劣的天气、遥远的路程、难买的车票……,都不能阻挡在外游子回家与亲人团聚的脚步。这种根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家”的情结,根源于古代中国的(     )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21-01-0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  )
A.宗法制B.分封制C.君主制D.禅让制
10 . 每至清明,陕西黄帝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
2021-01-04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市区三星普通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