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是我国奴隶制国家的最高代表,有四大制度。以下是一位同学做的学习笔记,“西周制度的四归
①权力分配,天下归姬   ②权力继承,天下归嫡
③权力认同,天下归序   ④王臣国土,天下归王”。其中②指的是
A.礼乐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完备而严格,是一个成功的创造。继位的族长在宗族中有对宗族祖先的主祭权、对族人政治上的治理权、对宗族内共有经济的支配权。同一宗族内,“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民”。这种关系不断发展的结果是君统宗统的合一。

——摘编自冯尔康等《中国宗族史》

材料二   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封邦建国)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随着世代的交替,亲族间维持忠诚的纽带日益松弛,诸侯与周室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理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

——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宗法制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该制度对西周政治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原因。依据战国时期的历史,说明“制度的重新建构”。
3 . “每逢佳节倍思亲。”追根溯源,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的情结源于宗法制。下列对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大的特点是长子继承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D.大宗和小宗既是兄弟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 .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蕴含着“凝聚血缘、合家团圆”的寓意,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与这一寓意关系最密切的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20-11-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宁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5 . 周天子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姬姓的大宗。政治上的共主与血缘上的大宗紧密结合,成为“封建”的精髓。这反映了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B.贵族政治C.等级严格D.地方分权
2020-11-01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宁国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6 . 史学大师王国维在评论商周某一制度时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这一观点反映了
A.宗法制调解了宗族内部矛盾B.分封制度有利于扩大疆域
C.礼乐制度加强了中央的集权D.王位世袭促进了政局稳定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今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柏杨《中国人史纲》

材料三 秦时少府(官职)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谓之尚书。尚犹主也。汉承秦制。及武帝游宴后庭,始用宦者主中书....至成帝建始四年,罢中书宦者,又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通掌图书、秘记、章奏之事及封奏,宣示内外而已,其任犹轻。

——杜佑《通典.尚书省》


(1)指出材料一中的“立子立嫡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是什么制度?简述这两个制度的作用。
(2)“大帝”是对历史上一些政绩斐然的伟大君王的赞美称号。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简要说明嬴政被称为“大帝”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述汉武帝与汉成帝的做法及其目的。
8 . 在中国古代妻妾之间,妾需要为妻子服齐衰(一年),而妻子无需为妾服丧。庶子为嫡母服丧三年,但嫡子不为庶母服丧。这一规定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有利于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关系
C.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D.遵循长幼有序的家庭礼俗
2020-10-2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周的封国―楚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B.楚国国君C.卿大夫D.士
2020-10-21更新 | 241次组卷 | 68卷引用:安徽省黟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与之渊源对应正确的是
A.夏、王位世袭制B.周、分封制
C.周、宗法制D.原始、禅让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