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西周宗法制度是为了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琉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据此可知,宗法制
A.通过垄断神权强化王权B.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
C.成为各级贵族生活准则D.形成完备的政治体系
2021-06-25更新 | 475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北师大附属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这种建筑布局(     
A.利于邻里和睦B.受宗法影响C.体现宗教色彩D.突出皇权至上
2022-07-06更新 | 1734次组卷 | 73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A)
3 . 有学者指出∶"西周王朝通过对血缘宗法与分封制的有机结合体的合理运用,加大了西周对地方的控制力度……可是周代的政治就是按照血缘说话,一切都是事先就已经安排好的,这无疑把统治阶级内部人员流动的通道堵死了。"该学者意在说明周代
A.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相互抵触B.血缘对贵族政治的完全限制
C.宗法血缘与政治间存在矛盾D.家国一体政治架构开始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西周时期,“忠”是依附于“孝”的,臣对君可称“孝”,君对臣也可称“慈”,到了战国时期,“忠”与“孝”逐渐分离,“忠”的观念得到了强化。这种变化反映当时
A.宗法制度逐渐崩溃B.亲情伦理逐渐淡化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D.道德水平急速下降
5 . 周先族属于氏族部落,实行外婚制一定要靠姓氏来区别,到西周时期,族外异姓婚更趋严格并走向制度化,即执行“同姓不婚”的规则。周人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原因在于
A.防止同姓内部因争权而致内斗B.扩大和加强与异姓集团的合作及联盟
C.避免同姓婚配造成不育或后代畸形D.崇尚伦理道德,传承周先族遗风
6 .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春节团拜会上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世袭制D.分封制
7 . 公元前489年,田恒自立为齐相,掌握齐国国政。八年后,田恒杀齐简公与诸多公族,另立齐平公,后来田恒的后代田和自立为国君,同年为周安王册命为齐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先秦诸侯斗争激烈B.宗法制遭到破坏
C.周王任命各国官吏D.礼制的不断发展
2020-11-19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哲学家徐复观认为:“殷代无嫡庶之分,周之太王、王季、文王,在继承上亦无嫡庶之分。故殷末之父子相传,并未形成一个客观的制度。因之,假使殷代也有宗法,与周的宗法制度,不会是相同的”。这说明
A.“封邦建国”之制始于西周B.商代尚未形成健全的嫡长子继承制
C.商代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D.商、周政治制度之间不存在延续性
9 . 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的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建立了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
B.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10 . 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与中秋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