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5 道试题
2 . 有学者在评论我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指出,它对于减少政治继承中的冲突、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的稳定有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符合儒家思想的家族本位观念和最低政治目标。该政治制度是
A.嫡长子继承制B.中央集权制度
C.王位世袭制D.宗法分封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据《左传》里边讲"使华臣具正徒”,"使华阅讨右官”,意思是说使华阅、华臣工人,华阅为华,元之嫡长子为大宗,华臣为小宗,但是人之众不聚居在一起。据朱凤翰先生的推断,这个现象可能因为二人皆为宋国卿大夫所致。这种现象集中体现了表明春秋时期
A.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变B.权力异化冲击宗族血缘关系
C.宗法关系的亲疏决定等级贵贱D.分封制实施稳定政治秩序
2021-12-02更新 | 570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4 . 学术界对殷商时期继承制度总结归纳为一类:即“弟及为主”、“子继与弟及并用”、"子继为主”。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血缘分封尚未形成B.兄终弟及现象普遍
C.嫡子继承或已存在D.王权神权相结合
2021-12-02更新 | 461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非凡吉创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调研(一)历史试题
5 . 《礼记·大传》:“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B.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
C.不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D.其影响在今天已基本消失
6 . 殷墟甲骨卜辞中商王称死去的父王为“帝”,而不称旁系先王为“帝”,帝即“嫡”字之前身。卜辞中还有“介子”“介兄”“介父”“介母”等称谓,“介”有“副”义,与“庶”义相近。这一现象说明
A.历史传统推动宗法制的发展B.君权神授源于甲骨卜辞
C.古代王权与神权结合很紧密D.君主专制促成祖先崇拜
7 .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角度看,西周作为短暂的一瞬消失了,但创始于斯的宗法组织和宗法结构并没有随之在政治制度上一起消失。自秦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承袭了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呈现出诸多特征,这些特征又都具有浓厚深刻的宗法色彩。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西周宗法
A.不断地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B.为中国封建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所维护的分封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深刻影响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
8 . 2017年4月5日,西省人民政府公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承办的“乙未年请明公舞年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酸县桥山黄帝隆重举行,”下列与之相关的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9 . 东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半决赛以打破亚洲记录的9秒83获得了小组第一,顺利进入百米决赛,成为亚洲第一位能闯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选手。奥运结束后,苏炳添前往苏轼宗祠祭祖,在宗族族长的陪同下,由中门进入祖祠,这表明我国(     
A.分封制影响深远B.宗法观念长期存在
C.封建家长制盛行D.家谱文化博大精深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家政统于家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忠不孝是十恶之首。家长对子女不仅有主婚权,而且《大清律例》有关惩治“子女违反教令”罪的条例中,已把处死权赋予封建家长。这一现象主要源于
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科举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