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位世袭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据此,下列解读最合理的是( )
A.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B.《史记》比《战国策》的可信度高
C.可以确定“禹死后,其子启继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
2 . 《史记》写道:“益让帝禹之子启。”同时《战国策》也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反映了
A.禅让制被世袭制所代替B.选贤举能制度得以确立
C.益主动禅让位置与帝启D.《战国策》不如《史记》可信
2020-12-19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辽宁省实验中学东戴河分校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关于启的继位,古书中有不同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这说明
A.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取政权B.禅让制在夏朝仍具有影响
C.王位的传承并非一帆风顺D.嫡长子继承制代替禅让制
2020-12-16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示范高中培优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冬季联赛历史试题
4 .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称,益正式即位后,启杀益而夺得王位。从此“家天下”代替“公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关于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以下四位同学的说法有误的是
A.这种取代也是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B.这是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这是社会的倒退,用野蛮代替了文明
D.王位世袭制比禅让制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020-10-20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史记》记载: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反映了哪一政治制度
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
6 .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中的五帝嬗递和尧舜禹的禅让都是纯粹出于公心,即所谓“公天下”;禹传启,把原属于部族内部的传递,变为父子相传,古人谓之“家天下”。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家国同构观念的萌生D.继承人的品德优良
2020-11-11更新 | 469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上古时期的禅让制度,最早记载于《尚书》之中,但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战国魏国史书《竹书记年》载:“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韩非子说疑》中亦言“舜逼尧,禹逼舜”。上述记载
A.印证了禅让制度是编造出来的B.年代久远信度不可考均不足信
C.是后世带有目的性的攻击D.无论如何其被取代是历史进步
8 . 根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即位后不敢明目张胆地将位置传给启,他先举荐培养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举荐益作为接班人。禹死后,益让位禹之子启。这说明当时
A.受禅让制的影响B.开始实行察举制
C.禹仍然维护禅让制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9 . 下表是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不同记载,解读下表可知,在当时

注:益,即伯益,禹时期的贤能之人
A.分封制引发诸侯纷争B.血缘继承原则逐渐得到确立
C.皇帝制危害政权稳定D.“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10 . 据史书记载,大禹晚年决定禅位给伯益,但四方诸侯比较属意禹之子启。禹死后,伯益与启争夺王位,启杀伯益而继之。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夏朝控制地方的手段单一B.公共权力继承方式发生变化
C.诸侯拥有国家事务决定权D.国家权力实现了高度的集中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