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秦始皇推行郡县制,主要原因不是最高统治者认识上的问题,而是由历史条件所决定。历史条件主要是
A.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B.前朝打下的制度基础
C.统治集团的人才条件
D.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2 .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朝制
2019-10-10更新 | 14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上饶市四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卷
3 . 周文王与正妻的儿子康叔封于殷商故都,继续采用殷商的法律,按照周的绳索长度计量土地。周成王的同母弟唐叔封于夏朝的中心地带,沿用夏朝的政治制度进行管理。这说明西周初期的统治者
A.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B.意图保护地方文化的独立性
C.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对被征服地区采取安抚政策
2019-06-03更新 | 380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南昌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1月内部特供卷历史
4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之分始定于此。这反映了
A.殷商以前“天子”“诸侯”没有区分
B.自周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的国家概念
C.分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明的演进
D.分封制的对象都是功臣、昆弟、甥舅
5 .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之后,“追思先圣王”,对纣王之子等先代贵族进行分封。这表明西周初期
A.追封先代贵族构成分封制主要内容
B.充分认识前朝残余势力的严重威胁
C.间接承认原有政治力量的统治策略
D.分封有效扩大中央政府的统治区域
6 . 冯天瑜先生指出,周人原只是六七万人口的西鄙小族,去古未远,当时君主与自由民(主要是与贵族)共商的问题有三类:“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周礼·秋官司寇第五·小司寇》)皆涉及国政根本。可见
A.周制仍保有原始民主遗存
B.周天子的权威被严重削弱
C.强化周王与诸侯国的关系
D.家国同构的局面已经确立
7 . 《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2019-01-30更新 | 3556次组卷 | 98卷引用:2017届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三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8 . 周人“制五等之封,凡千百七十三国”建立了完善的分封制度及差别明显的“畿服之制”。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西周国力强大
B.西周推行了严格等级制
C.中央王朝控制能力不足
D.周人比较重视血缘关系
2019-01-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新余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时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史料出处
“周公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孟子•公孙丑下》
“武王杀纣而继公子禄父,使管叔、蔡叔监禄父”《尚书大传》
“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建管叔于东,建蔡叔、霍叔于殷,俾监殷臣”《逸周书•作雒解》
“自殷都以东为卫,管叔监之;殷都以西为廊,蔡叔监之;殷都以北为邶,霍叔监之,是为三监《帝王世纪》

A.商朝和西周是联盟关系
B.西周最先在殷实行封建制
C.“三监”应该为先代贵族
D.西周对商朝故都监察严密
10 .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等,我国古代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这些机构和制度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地域决定政治
B.都是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C.统治阶级加强对社会团体的控制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