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1 . 商朝建立后,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天子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功臣或旧贵族,让其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这反映出西周
A.社会形态发生变化B.国家政权趋于严密
C.中央权力高度集中D.逐渐抛弃商朝制度
2 . 西周以镐京为都城,除此之外在王畿区广设都邑宫馆,在王畿区以外的交通要道沿线及族群关系复杂的边疆地区设置王帐,供周王“巡狩”时驻跸。此举       (  )
A.实现周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以监察异姓功臣为首要目的
C.适应管控地方强化王权之需D.建立起沟通全国的交通网络
4 . 周初,武王把最得力的辅臣召公、尚父周公等分封在王畿四周及戎夷附近的边境地区,让他们在封国内建军守土,让这些封国的军队抵御异族的侵扰。从边境到镐京王畿之间,四周封国数百,形成多重封国屏障。这表明西周实施分封制是
A.奖赏开国功臣的客观要求B.藩屏王室的政治需要
C.效法殷商分而治之的必然D.社会生产状况的反映
5 .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追思先圣,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今河南三门峡陕县),黄帝之后于祝(今江苏丹阳),帝尧之后于蓟(今天津蓟县),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材料主要体现了周王
A.重视王畿之地的经营B.酬报开国辅臣的功绩
C.欲行德政的贤明形象D.开疆拓土的集权统治
6 . 西周时期,统治者在分封诸侯的同时又逐渐建立了一条环形防线(如图)其主要目的是
A.巩固分封宗法秩序B.阻止周边少数民族内侵
C.加强对异姓贵族的控制D.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7 . 《汉书·地理志》载:“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县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行省制
2020-05-04更新 | 110次组卷 | 30卷引用:2013届陕西省三原县北城中学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8 . 西周初年,分封的大国多在边远地区,如晋、齐、燕等国,远离周王室统治的中心地带。这一布局旨在
A.加强对外开疆拓土B.促进边远地区开发
C.构筑边疆安全屏障D.防范异姓诸侯叛乱
9 . 西周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官员一般都会经历册命仪式从而被授予职权,即使是子继父职、世袭继承也必须经过周王的册命仪式才能拥有合法地位,而册命仪式绝大部分都是由周王所主持。西周制订这一规则旨在
A.维护周王的政治权威B.加强周王对地方控制
C.保障贵族的世袭特权D.促进礼乐制度的完善
2019-12-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咸林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内外朝制
2019-10-10更新 | 143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1届陕西省西安铁一中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