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1 道试题
1 . 鲁国,周朝的诸侯国,国君为姬姓,首封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下列对鲁国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姬姓封国中位居最东                            ②春秋晚期孔子诞生于该国
③根据同姓不婚原则,晋鲁两国可通婚        ④稷下学宫因位于鲁国国都稷门而得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西周分封,天子(王)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这说明分封制的本质是
A.周天子间接统治国家的方式B.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C.安抚功臣与异姓贵族的手段D.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政治制度
2019-12-16更新 | 372次组卷 | 21卷引用:综合训练专题一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B卷-纲要上-新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项练习
3 . 曲阜原为商人聚居之地,《礼记》记载:“成王以周公为勋劳于天下,是以封周公于曲阜……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凡四代(虞、夏、殷、周)之器、服、官,鲁兼用之”,《诗经》记载:封鲁公“以为我周家之辅。谓封以方七百里,欲其强于众国”。这反映了周初分封鲁国的动因有
①协助王室,控制地方   ②继承并推广周的文化
③论功行赏,奖励周公   ④继承商的祖宗祭祀体系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19-12-12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宁师中学2019年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墨子在《尚同》中认为:“天子三公既已立矣,以为天下博大,山林远土之民,不可得而一也,是故靡分天下,设以为万诸侯国君,使从事乎一同其国之义。”由此可知
A.三公九卿制是分封制设立的前提B.地域因素影响了制度的设立
C.诸侯国君承担统一民俗民风重任D.分封制消弭了诸侯国的差异
2019-12-08更新 | 128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6 . 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可知
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B.王位世袭制的完善
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
2019-12-04更新 | 523次组卷 | 22卷引用: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7 . 《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A.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B.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C.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D.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2019-12-03更新 | 2426次组卷 | 40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绵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8 .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西周初期
A.周王具有较高的政治权威B.诸侯有对周王随从作战的义务
C.由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私D.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2019-12-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中学2018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模拟历史试题
9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可见,西周分封是
A.“天下一家”文化认同的必然B.对上古及夏、商制度的承袭
C.生产和交通技术等落后的结果D.大一统在制度文化上的体现
10 . 王国维认为:“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移转;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新制度”包括
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嫡长子继承制④郡县制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