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西周以镐京为都城,除此之外在王畿区广设都邑宫馆,在王畿区以外的交通要道沿线及族群关系复杂的边疆地区设置王帐,供周王“巡狩”时驻跸。此举       (  )
A.实现周王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以监察异姓功臣为首要目的
C.适应管控地方强化王权之需D.建立起沟通全国的交通网络
2 . 《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并众封功臣谋士,尚父被封于营丘,曰齐。据此可知,分封制
A.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之上B.有助于笼络异姓权贵
C.确保西周统治长治久安D.与宗法制度相辅相成
3 . 有学者指出,周武王在灭商后,“封功臣谋士"。除了将一些重要的人员封为诸侯外,还对军中的其他人员“各以次受封",有些出身于中下阶层的士兵因而获得了赏赐和晋爵,其社会身份也随之获得提升。周武王的这一做法
A.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B.否定了传统选官制度
C.奠定了宗法分封的基础D.维护了贵族特权地位
4 . 山东省号称齐鲁,河北号称燕赵,湖北号称荆楚,与这些称号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B.方国制C.宗法制D.分封制
2020-11-16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一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周人起于关中,而崤关以东的华北平原及山东半岛,在商代已是文明发达区域。较落后的周人为控制先进的东方的土地与人民,只好大力推行分封制。这说明分封制
A.有利于巩固统治B.落后于时代潮流
C.以井田制为基础D.植根于血缘关系
6 .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地方的管辖。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两个制度在当时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材料二   朱熹总结北宋败亡的教训时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


(2)简述宋朝是如何“尽夺藩镇之权”的,结合材料和所学说明其影响。

材料三   清朝疆域示意图



(3)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康熙皇帝巩固国家统一的方式。
2020-11-11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对西周分封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A.通过分封,周文化覆盖了黄河流域B.周王朝在政治上重“合”不重“分”
C.通过分封王族欲使“天下之民归心”D.分封体现了周朝较开放的社会结构
2020-11-02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博览联考历史试题
8 . 周朝的分封是建立在对当时中原地区完成军事征服的基础之上,而且受封的对象主要是本族的王孙公子和姻亲功臣,这些受封的姬姓王孙公子和姻亲贵族,代表周天子直接统治其他民族地区。由此可知(     )
A.分封或封爵最早起源于西周B.周王实际上是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C.周朝与诸侯国是松弛的宗藩关系D.诸侯国履行以藩屏周的使命
9 . 西周征服殷朝后,把姬姓的近亲近族,一批批分送去东方,择定交通及军略要冲,圈地筑城,长期屯驻……在其相互间,建成了一个包络黄河流域,乃至南达汉水、准水,甚至长江北岸的庞大交通网。该史料可用于论证西周分封制的实行
A.扩大了区域经济文化交流B.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C.加强了对边疆的直接管理D.确保了军事斗争的胜利
10 . “同姓不婚”,指同一姓氏的男女不得通婚,始于西周初期,是周代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据此理解,春秋战国时期下列诸侯(王室)之间可以通婚的组合是
①秦宋王室       ②鲁宋王室       ③燕鲁王室       ④齐鲁王室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2020-10-09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十校联盟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