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2 道试题
1 . 下表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过程
朝代西周
制度郡县制行省制
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官僚政治

表格中①②应填入的内容是
A.①分封制②中央节制地方B.①宗法制②中央节制地方
C.①宗法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①分封制②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2 . 下图是1976年出土的利簋及其铭文拓片。学者张政娘释其铭文曰:“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这有助于研究当时的

①军事战争   ②天文历法   ③土地制度   ④商品经济   ⑤文字书法
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③⑤D.②③④
2021-01-24更新 | 71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
3 . 《荀子·儒效》记载:“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偃然如固有之,而天下不称贪焉;杀管叔,虚殷国,而天下不称戾焉;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上述材料认为(     
A.周公的处事方式受到儒家思想影响B.周公辅佐成王时处事得当深得人心
C.周公的辅政得到各阶层的普遍认可D.周公辅佐成王分封时重视宗族利益
4 . 西周建立后,一方面大量分封王族建立诸侯国,另一方面又对异姓侯国以联姻形式建构甥舅关系。这说明西周
A.以宗法方式巩固统治B.联姻是分封异姓侯国的前提
C.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D.加强对异姓诸侯的直接控制
5 . 周王将子弟、功臣和臣服的先代贵族分封于各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封国成为王朝的屏障。对此制度解读正确的是
A.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诸侯在封国享有世袭统治权
C.血缘关系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维持了周朝四百余年的统治
2021-01-09更新 | 10209次组卷 | 96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6 . 历史记载,周武王攻陷殷都后,将纣子武庚封在殷都,统治殷商遗民。但不久后,武庚在殷都发起叛乱。武王弟周公东征平定叛乱后,即着手营建成周洛邑并迁都分殷商遗民于洛邑附近,令其安居乐业,洛邑由此而兴盛。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周政得到殷商遗民广泛支持B.实施分封制弱化了中央权威
C.宗族势力是周人的立国之基D.西周重视对东部地区的开发
2021-01-04更新 | 23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月考(五)历史试题
7 . 商朝建立后,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西周时,天子控制着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功臣或旧贵族,让其在各地建立诸侯国。这反映出西周
A.社会形态发生变化B.国家政权趋于严密
C.中央权力高度集中D.逐渐抛弃商朝制度
8 . 周王将王畿直接控制的镐京之外的广大地区,封授给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在地方建立世袭的诸侯国。下图中属于前朝贵族封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 . 张荫麟的《中国史纲》叙述:“郑始祖为周厉王少子友,宣王时始封,在今陕西华县。幽王之乱,郑友寄家于郐及东虢,因而夺占其地,别建新国。”对此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A.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制度基础B.郑国版图在春秋时期发生变化
C.对周的文化认同因此被削弱D.幽王时期分封制开始遭到破坏
2020-12-14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兴、余杭、缙云中学三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10 . 《国语》记事起自西周中期,下讫春秋战国之交。其中《国语·鲁语下》记载:天子作师。公帅之,以征不德:元侯作师,卿帅之,以承天子”;又《礼记·王制》记载有“命卿制度”。“大国之卿命于天子”,诸侯能组建几个师,天子才委任几个卿,据此可知
A.中央集权制得以确立B.周朝统治得到有效维护
C.礼乐征伐已自诸侯出D.天子拥有军队的指挥权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